出了第一个洞中洞就来到到了第二个洞中洞。这个洞中洞比前一个要宽敞得多,分两个大石坪,可容千人聚集。径边一双色巨石,上半黑如焦煤炭下半呈船形如浆色板。导游介绍说是“石船运煤”,名实相形,象征着龙岩矿藏丰富的地域特色。右边有石蛙蹲踞,前有一景河淙淙流出。和第一个内洞一样,里面极开阔,可纳千人,据说六、七十年代当地百姓曾于洞内开大会、放映电影!这个内洞也通风良好、晴雨不愁、冬暖夏凉。再前只见一突兀奇石横亘头顶,宛如飞雁雕塑,果然被称之为“望夫雁”。传说这与雁石镇得名的那只河中雁有段美妙的姻缘呢。到下层洞门,此时小径已至分岔口。岔口侧有一据说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嶙峋洞内若有光,但不见底。右边有几个景点,未完全开发可略作探险,左边还有一洞中洞。穿过羊肠小道,因石壁有水渗出,水中钙质极高,手触之滑如凝脂,自然造化真可谓神奇,怪不得杜甫会说“造化钟神秀”了。
龙崆洞洞中景色
龙崆洞洞中景色(15张)
到了第三个洞中洞。便见到一蘑菇状石伞。抚摸它可保平安,故又称“护身龙伞”。接着便是以《白蛇传》神话为依托命名的石景,这便来到了第三洞中洞。只见洞壁斑斓如画,下方一白色石笋翘首而出,这便是白蛇了;青蛇呢?其隔小径一边不远,一座塔形岩石矗立在前,底座间似有一蛇头探出,这就是青蛇了。其侧旁有一罩状石柱压着,活脱脱一个雷峰塔里法海和尚水漫金山的故事摹景,让人在赞叹其逼真的同时,不由想起那美丽动人的白蛇痴情、人妖真爱,感慨赞叹兼而有之,都化作嘻嘘一片,惊起洞中石雁扑楞无数。在曲折迂回之中,到了出洞口,其实仅是一暗河出口,后以人力通开与外湖相接,便可由此乘船而出。出得洞口,豁然开朗,一片湖光山色扑入眼际,方才醒悟传说中的“天上一日,人间千年”那种时空跨越感的浪漫神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