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名人张云逸

家乡区县: 琼海市

张云逸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892年生,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参与创建右江苏区。1931年3月率部进入湘赣苏区。同年冬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往来于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桂林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指挥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11月率两个连到江北无为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后率部东进,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指挥第4、第5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在淮河以南、津浦路两侧积极打击日伪军。1940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与书记刘少奇等指挥第4、第5支队主力先后取得大桥、半塔集反顽作战和夏季反“扫荡”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直接领导第2师同敌伪顽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斗争,同时注重加强根据地建设。1943年11月陈毅代军长赴延安后,他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4年7月部署第4师主力西进,基本上收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同年冬部署第1师一部渡江南下,开辟苏浙皖边敌后新区。接着又指挥新四军各师开展对日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大片失地,为创建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陈策,原名明唐,字筹硕,文昌市会文镇沙港村人,1893年出生,少年在乡读书,小学毕业后赴穗求学,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1年肄业于广东海军学校,与海校同志学密谋讨伐袁世凯,失败后赴香港,1917年在粤参加护法。1919年,代表海校同学赴漳州说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顺师讨逆。后奉派返粤收拾国民党江防海军,1920年任国府广东航政局长、国民党广东海防司令。陈炯明判变,迎护孙中山登上永丰舰,击通敌舰,迎扩孙中山安全中粤。1923年任国民党江防舰队司令,后任国民党海军顾问,1927年任国民海军第四舰队司令,海军第一舰队总司令及海军学校校长,曾奉派欧洲考察海军,回国后,右任国民党少军军令处处长、虎门要塞司令、海军部次长等职,积官升海军中瘵,日寇入侵时,曾以改良好之沙角炮台巨炮。重创敌舰“()丸”。号1938年春,兼任国民党驻港军事代表,旋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港澳部支部季员的身份,在香港一展海外抗日工作。曾参加领导保卫香港之战。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陈策乘鱼雷快艇冲出日军炮火。中弹受伤,仍跳水突围,由于协助友军抗日有功,英廷赐予爵士衔,赠以“K、B、E”荣誉勋章。抗战胜利后,以国民党广州军事行派员、广州市长、盟军联络员、中国国民党广州特别党主任季员的身份回广州整理市政,后因足疾和胃病发作,遂辞去市长职务,任国府顾问,1949年任国民党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同年8月30日卒于广州海军谊社寓所,葬于广州市郊海军坟场,于右任先生称:“义气盟军重,忠诚国父知。”

施妙雯(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