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徐泽林

家乡区县: 信阳市息县

   早就听说徐泽林了。

   他是一位具有二十多年教龄、有着研究生学历的人民教师,长期从事毕业班的历史课程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多次荣获省市优质课奖、辅导教师奖。他所带的毕业班历年来高考成绩在全县排名前列,曾获得过“河南省跨世纪园丁工程骨干教师”、“第二届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提名奖)”、”2010年度河南省十大科技教育推广先进人物“等荣誉称号、、、

  对徐泽林早就神往久之了。他中等身材,敦实,戴着一副眼镜,更显出知识分子的儒雅与稳重。他说,他说,他1967年出生,老家项店镇徐集,1989年7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后改行教授高中历史。在座的学生对徐泽林老师大加赞赏,说他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息县教研室高中历史兼职教研员;教学之余,他还在《半月谈》、《新华月报》、《历史教学》《协商论坛》、《青年导报》、《考试报》等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研究性文章上百篇,现在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一个小结,准备出本集子。

  好一个徐泽林!集子一出就是三本!在息县教育界这种现象还是很少见的。大家纷纷要给他这个集子起个好名字,在众多名字中徐泽林老师选择了较为低调、谐音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泽林文迹》书名。三本集子又分别起了三个小名:《申息觅踪》、《世界管窥》、《教学视界》,起着一个归纳总结、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一卷本《申息觅踪》,写家乡息县的历史、传说、风物、乡情。笔端流淌出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情思于眷爱。收录于《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我的家乡》。发表与《信阳日报》的《息夫人挑灯劝息候》,发表于《魅力信阳》的《新息候马援与息县》,发表于《岁月》的《苏轼与息县》,发表于《信阳社会科学》的《俞平伯与息县》等文章,单从题目上便可知作者是多么关注钟情于家乡息县。是啊,我们美丽的家乡息县,在历史上,是一个建制后历代相沿不变其名、不改其治的中华最古老的县,是数千年中国国家制度的一个”标本“、一个”活化石“,被后人公认为”中华第一县。“作者写春秋时期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有勇有谋的政治家、能统兵征伐的巾帼英雄、威武不能屈的烈女---息夫人,写北宋大学士、大诗人苏东坡,写现代文化翘楚俞平伯、钱钟书、杨绛等在息县的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将知识性、史实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大息地人的欣悦和自豪。

  《泽林文迹》第二卷本《世界管窥》,作者则将目光放远,以忧国忧民的眼界放眼世界,探究国际、国内热点焦点问题,从厚重的历史汲取教训,提出解决一些热点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体现了泽林老师常常感念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襟。《巴以冲突的由来》发表于《半月谈》、《谈谈共同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发表于《信阳论坛》、《从历史看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之走向》发表于《考试报》、《关注日本和中日关系》发表于《考试报》、《边疆的历史沿革和”东突问题“》发表于《信阳社会科学》《谈谈我国无党派人士的历史发展轨迹》收录于《状元导师圈点高考考点》一书等文章,立足于现实,放眼于未来,叙述简洁,有理有据,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读之,对于读者、研究者都无不启迪;即使对于当政决策者来说,也不无借鉴意义。

  《泽林文迹》第三卷本是《教学视界》。该卷本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考试报》、《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思考》(获省教研论文奖)、《高三历史课堂常规教学诌议》(发表于《信阳社会科学》)、《”三心二意“----我的班级管理理念》等文章,或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独立的思考;或以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将问题引向深入,实质性地反映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精确掌握学生心理与受教心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出令人信服的教学模式,如此等等,一个忠于职守、勤恳与教育事业的良好教师形象跃然于纸上。

   徐泽林的文章文风质朴、严谨、考究,行文精练、畅达、生动,佶屈聱牙之语,”信言不美“,也无粉饰、做作之态。文字自始至终反映着作者的思想、追求,同时也决定着文章的高度。但是,毋庸讳言,他的有些文章,为了让人一目了然,而采取了罗列的形式,虽然简便,但也有流于文章的公式化之嫌。瑕不掩瑜,作为一个难得的学者型教师,徐泽林老师在理论上有很多建树,能写出这套具有普及性的教育读本,是他水平的真是反映,也是我县教育界的一件大喜事。


  徐泽林,一位兢兢业业致力于教学的师者,在积极投入教学教研之余,他不断进取、不断攀登新的人生高地,成为一名博学多识的专家型教师,令人钦佩!他发挥学术性方面的特长,编口诀、讲故事,让繁琐难记的历史知识便的妙趣横生,使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的熏陶,教给同学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还常常受邀给市、县政协委员、高中教师讲课,听众好评如潮。他的教学理念,讲课风格被同学们奉为”常听常新“的宝典。

  徐泽林,原名徐则林。几次接触,让人感到他谦逊而健谈,勤勉而正派,执着而严谨。”徐泽林,徐则林,倒过来念,林则徐。“哦,大家一下子记住了他。

 
 


 

   

放牛郎(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