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里农业“私人定制”

家乡区县: 西安市户县

我是陈宇静,介绍了很多旅游美食特色之后给大家介绍一个农业创新,大家在线学习之余多了解了解农业也是很好的。

粗大的玉米穗吐着红线,沉甸甸的谷子穗压弯了枝头,平坦的土地成方连片,9月的孝里洼“写”满了丰收的场景。“现在俺们种地轻松多了,土地用什么肥专家给支招,购买良种还有补贴,农业机械是专门定制的,当个农民也不赖啊!”把面包车停在地旁的水泥路上,看着自己那3亩丰收在望的玉米,孝里镇广里村村民孟凡桐与我们拉起了家常。
定制一:“种肥同播”新技术
“这个地里的棒子真大,秸秆还粗壮,不容易倒伏”,“俺们村是第一年采用‘种肥同播’播种玉米,一亩地光种子钱就节省15元;还减少了用肥量和二次追肥的人工投入,每亩能节省20——30元……”8月15日,在孝里镇广里村召开的全区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推广观摩会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方庆刚向前来观摩的领导们介绍。今年孝里镇大力推广“种肥同播”技术,播种面积已达到2万亩。
孝里镇滩区面积较大,土壤结构复杂,庄稼长起来“各具特色”。为此,该镇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土质进行检测,根据土壤特点为老百姓量身定制“农资套餐”。“老俗话讲,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干么咱干么。但群众对于自家土地和农作物究竟缺什么养分,还真是不太清楚。测土配方和缓控释肥就是针对专门针对这种问题的。我们为了推广这种技术,专门对鲁西化工、明水化肥厂等多家单位进行比较和选择,最后选定了最适合孝里特点的明水化肥厂产品,在广里、广里店等村进行试验。”镇农委主任安兴柱谈起新技术的推广,头头是道,信心满满。
“种肥同播”,选用适合孝里气候、土壤的优质良种,加上专业控释肥料,一次作业将种子和肥料同时播入土壤中,既省时,又省工,大大方便了群众。通过这项技术,每亩可为孝里农民节约100多元的种植成本。
定制二:新型机械加定制农机手
“俺当了这么多年的农机手,还是第一次接触新机器,要不是技术人员给培训,真不会用”,广里店村老农机手谷开宝仔细打量着新买的种肥同播机,满脸的新奇。为保证新技术的实施,该镇农机部门专门从河北地区统一定制了适合在当地粘土加强型种肥同播机,这种机器在肥料箱和种子箱内设置抖动器,开沟器采用翼型扩散式结构,不仅实现种肥匀播、而且一次性可播八行,而且种肥分播,不烧种苗,播种效率大大提高。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大型联合收割机、免耕机、核桃打皮机等高科技新产品逐渐走入普通农村,受到农机手的青睐。新机械虽好,但操作要领、维护技术等对于农机手来说,成了最大的问题。
“买设备很简单,会操作和维护才是关键。年轻人不愿学,老农机手有经验,稍微加以培训就会熟练掌握”,镇农机站站长王荣刚介绍说。今年以来,该镇农机部门特意从生产厂家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对全镇农机手进行免费培训,让农机手了解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掌握日常的操作和保养要点,提高作业效率,达到零事故、零伤害。镇农技站还靠上服务,及时将当地的实际反映给厂家,让他们根据地方特点调整各项指标,来定制适合孝里镇的农业生产设备。
定制三:适合种啥专家说了算
“你们这里的土地松软,有机质多,灌溉条件也不错,非常适合种蔬菜。关键是后期管理,土肥要跟上,丰产绝对没问题!”7月22日,由孝里镇农委举办的蔬菜培训班在四街村举行。讲完课后,蔬菜专家李老师带着村民实地查看了该村的蔬菜生产基地并进行了现场分析。
洼里种西瓜、大街种芹菜,广里店种甘蓝……在孝里,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不仅成了地方的名牌,还走出孝里,冲向周边城市。棋盘山蔬菜、富源小米等特色农产品相继做客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绿色之声栏目,成为享誉地方的知名品牌。

 

chen_yujing(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