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虫的营养
中山水乡坦洲,不仅以咸水歌闻名,那里的风味小食禾虫也是一大特产,各种烹制方法层出不穷,令每一位食客驻足留步。踏人农历九月,大量的禾虫出现,引得各路食辑奔赴坦洲,特意品尝那里的禾虫特色菜肴。禾虫,很多人都知道是水稻田淤泥中野生的一种软体小虫,分布于珠江口各地咸淡水交界处的稻田、淤泥中,繁殖时才出泥面。禾虫含丰富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高,味道非常鲜美、香甜。禾虫性温,能补脾、暖胃、生血、利小便、去脚气,属滋补食疗上品,,极受珠江三角洲群众所喜爱,视之为席上佳肴。
禾虫的菜式
1.禾虫蒸蛋
“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即以醋将禾虫裂开,倒出内浆,用来蒸蛋,《本草纲目拾遗》也有大同小异的说法,只是蒸的食材有所拓展,即“滴盐醋一小杯,裂出白浆,蒸鸡鸭蛋牛乳最鲜。”
2.钵仔禾虫
不管何种烹饪方法,事先都得洗,洗禾虫也是趣事,两手拉细绳在盆里一兜,禾虫即攀挂于绳,再放入干净盆中。烹制钵仔禾虫,要先将生油淋入装禾虫的盆中,大群禾虫在油中蠕动,胆小的人不捂眼才怪,这一步可使禾虫喝油,更为丰盈饱满,并自动爆浆。非粤省人对“爆浆”二字的认知,恐怕多来自于周星驰电影《食神》中的爆浆牛肉丸,其实禾虫的爆浆才是名副其实,细长身子爆裂开来,体内浆液流出,这也恰恰是禾虫的真正精华。有人曾见过一次整盆禾虫爆浆的场面,如烟火般噼里啪啦,那景象令人难忘。待禾虫爆浆后,要加入鸡蛋、陈皮、蒜蓉和榄角拌匀(有些地方会将禾虫剪碎再拌匀),盛入瓦钵后蒸熟,冷却后再行明火烘干,之后洒胡椒粉,即成一味闻之奇香、入口便欲罢不能的钵仔禾虫。
3.蒸禾虫糕
烹制禾虫,陈皮和胡椒粉这两样是标配,二者可以辟腥,又可提味,陈皮更是越陈越佳。广东本土特有、时常入菜调味的榄角亦不可或缺。蒸禾虫糕亦是如此,洗净禾虫后,隔干水分,淋上生油后,加蒜蓉、盐、榄角和陈皮等搅拌,配上鸡蛋和粉丝后蒸熟,再撒胡椒粉即可。相比钵仔禾虫,无非是少了烘干这一环节,少了些火气,多了些清香。
4.生炒禾虫
若不想用鸡蛋,又贪恋锅气,还有一味生炒禾虫可选。此菜的第一步骤类似温水煮青蛙,将禾虫洗净后,放入装有清水的锅中,禾虫尚不知水会渐热,只顾游动,等水烧热后,迅速将禾虫捞起,与备好的猪肉丝、青椒丝、冬菇丝、粉丝等同炒,炒毕后洒上胡椒粉和炸芝麻,卖相和香气均是一流。不过此味考究厨师功力,有些酒楼的厨师不太懂行,以急火快炒,三下五除二就端上来,实在暴殄天物。其实生炒禾虫最需小火慢炒,慢慢等禾虫爆浆,再至浆液凝结,且禾虫身体还要保持原形。
5.水瓜煮禾虫
南粤菜系以清淡少油、突出食物原味见长,禾虫亦有此类清淡菜式,比如水瓜煮禾虫,又如用来煲汤。有人曾喝过的禾虫汤,记忆中有这样三种:禾虫莲藕眉豆汤、禾虫猪展花生眉豆汤和禾虫丝瓜汤。以莲藕、花生和眉豆煲汤是广东家常汤谱之一,不过加上一味禾虫,立时便有奇香。
用来煲汤的禾虫,有新鲜禾虫,也有禾虫干。前者以香见长,后者则以鲜取胜。禾虫身娇肉贵,古时又难保存,所以农户得到禾虫后,先是速速做成钵仔禾虫,收获季节常常是举村钵仔飘香,还有剩下的,则制成禾虫干。禾虫干除用来煲汤外,还可用来蒸五花肉,滋味远胜虾酱蒸五花肉。《顺德县志》就有记载:“禾虫,制之作酱或腌咸晒为干,味皆美。”
6.禾虫干和禾虫酱
这里所说的“制之作酱或腌咸晒为干”,后者指禾虫干,前者则是如今少见的禾虫酱。前两年曾遇一香港食家,在中山停留半月,只为求一瓶禾虫酱,却苦求不得,黯然离去。
《广东新语》中,有“其腌为脯作醯酱,则贫者之食也”的说法,指出禾虫酱是当年的穷人食物。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禾虫》也称“贫者多腌为脯,作醯酱以食之。”旧时没有污染,禾虫易得,农户丰收后,常将吃不完的禾虫捣烂,以一层禾虫一层盐的方式腌制禾虫酱,用来下饭。
钵仔禾虫
我的能力秀:http://www.wm23.cn/keshinbaby
我的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49828032.htm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77066313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5211437k
2014-10-24 20:10:2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