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明的思考

家乡区县: 江苏省通州区

美好的生活,是需要很多人共同建造的。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明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苦痰,被外国记者大肆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就是一个不遵守文明的社会教训。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两个例子。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合的疙瘩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因为人么回答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的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的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应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起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在日程生活中,文明礼仪无处不在,我们的言谈举止都会给人留在深刻的印象。我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邦。我们的父母,特别重视对他们子女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父母的教导,老师的苦口婆心,让很多同学都可以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见当我们看见校园里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里吐出的脏话,怎么不叫人痛心疾首呢?因此我们要大声宣布:我可以,我可以做到!我相信,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定能释放自己的文明热情!让文明引领我们健康成长;让那个文明时刻激励我们做一个道德高尚、有素质的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女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心日子,以自我为中心,对长辈不够尊重,对别人缺乏爱心,不能和同学和谐相处等等。只是知道对人要有礼貌还是不够的。还要知道,礼貌是如何具体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礼节和仪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抓住良机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有这么一段话我很喜欢。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仪式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同学们,我认为仅凭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不愧于中国是礼仪之邦的称号。

大圣(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