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合
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6.47亿元、4.98亿元、6.8亿元,增长6.1%、24%、12.5%,三产比重为35.4∶27.3:37.3;财政总收入1.036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增长33.13%,其中县级财政收入6282万元,增长2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8亿元,增长3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亿元,增长17.7%;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6元,增长16.42%;城镇登记失业率3.84%;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亿元,增长20.4%;贷款余额6.6亿元,增长17.7%。年末,户籍人口21.9万人。 工业经济。工业总产值13.38亿元,增长26.4%。50家规模工业产值8.2亿元,增长49.8%;纳税4057万元,增长98%,占工业税收的94%。竹木、食品、水电、矿产四大行业规模工业完成产值7.1亿元,增长48.6%。“政和白茶”和“政和工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白牡丹城”和“一家及图”被评为省著名商标;“一家竹筷”“稻香白茶”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铁山锥栗专业合作社、瑞茗茶叶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经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0亿元,增长6.3%。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产值分别完成5.71亿元、2.71亿元、1.29亿元、2188万元、3574万元,增长5.4%、12.0%、1.7%、3.8%、1.6%。茶、竹、菜、烟等特色农业效益凸显,红、白、绿三类茶叶在各种赛事活动中摘金夺银;全县3.07万公顷竹林,竹业产值达3亿元,竹业经济进一步壮大;复种反季节蔬菜2000公顷,产值超5000万元;种植烟叶1000公顷,产量3.8万担,特色烟叶“红花大金元”试种成功。 项目开发。全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7个。宁武高速公路、城区污水处理厂、绿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完成中元、城东、南庄道路改造;硬化农村公路170千米;建成七星商业街,开工建设新城豪庭、福地心苑;范屯洋电站并网发电,竹海纸业二期投产;重点储备项目中国竹餐(茶)具工艺城、高山生态农业示范园进入产业规划阶段。 2009全年实现政和地区生产总值2061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729万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59454万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77988万元,增长1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8%,上半年增长11%,前三季度增长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413元,比上年增长13.3%。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5.1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10.6亿元用了10年,而从10.6亿元达到20.6亿元,仅用了5年。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5.5:27.3:37.2调整为33.4:28.8:37.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5和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6969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为26973元,增长15.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下降了0.69个百分点。 我县总体尚处在打基础、增后劲、求跨越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与资源要素、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税源基础不稳,财政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压力巨大;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等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