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客家年

家乡区县: 河源市紫金县

地球绕太阳转过无数个周期,至今,我已经经历了21个春夏秋冬。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我已经过了21个具有浓浓客家情的“年”了,现在,就由我打开那珍藏有我二十一个“客家年”的记忆匣,带领大家感受一个“客家年”吧!

“百节年为首”是客家人从祖祖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信条,一次,“年”前的准备工作就不小。客家人在农历十、十一月左右就会晒番薯干、打米糕等,这些都是提前为过年时的食品桌上添“一道菜”。每年冬至来临,客家人就会开始自制老酒(即黄酒),到过年的时候用来煮“鸡子酒”。那味道真是香醇得无法言喻。现在想想,我都垂涎三尺。冬至前后,村民们便会张罗着宰杀自家养的猪来制作腊肉,这些腊肉可比市场上卖的正宗多了,“绿色”与"美味”并存。这些“绿色腊肉”是过年用来拜神、祭祖和走亲戚的,当然包括自己吃。祭灶也是客家人过年的一大特色,每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客家人就会把灶具刷洗干净,并将灶君图取下并烧掉,到大年三十再贴上新的。这一送一迎都要给灶君行下小礼,即不仅要在灶上放糖果,酒肉等还要在灶前烧香、点烛、放鞭炮。

腊月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客家人“入年界”,从那天开始就不可以到外面露天劳作了,大人们也开始教育小孩子们要说吉利话,外出工作的人也启程回家过年。在此前后,家家户户都会给自己的房子,以及房子里的一切物品都“洗个澡”,准备干干净净地过大年。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主角除夕的隆重登场了。除夕那天早上,客家人都想第一个供神、菩萨和祖先等,好让更多地关照他们一家人来年的健康和富有。于是有些人从凌晨两三点起床杀鸡,四五点时,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会陆续响起,这就是纯朴的客家人。随后,客家人叫“封岁”,又称“上红”、等大人和小孩们洗澡,换上新衣服,除夕夜的团圆饭正式开始了。餐桌上会多放几双筷子,家中的长者要先“话祖先”,并撒酒到多余的碗上,然后洒在地上,以示请祖先回来吃饭。这个时候,全家人可以开动了。鸡腿总是给老人和小孩吃,以示客家人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饭后,老人和小孩都会收到压岁钱,全家人开始娱乐起来,有人串门,有人看春晚,有人唱歌,有人放烟花·······但是,春晚的报时钟响起,全家人都会赶回家里“接财神”,鞭炮响彻云霄,烟花灿烂。直到天亮,家家户户以及猪栏牛棚的灯火通明,这也是客家人俗称的“点岁火"。

大年初一早上,客家人按规定的时辰开大门。此时,鞭炮声此起彼伏。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开心,也都要说吉利话。大年初二,女婿要去岳父家拜年,特别是新婚夫妻要带上小母鸡、糖果、鞭炮等到岳父家拜祖宗,岳父家请吃饭,女婿不醉不热情。客家人有大年初一初二打扫卫生的禁忌,只有等到大年初三打扫,这是送穷鬼的仪式,同时暗示着客家人渴望脱贫的心愿。

大年初五是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取下来,外出工作的人也可以外出了。

初一到元宵节,多种舞龙狮队上映精彩,他们不仅向祠堂、庙宇里的神灵和祖先拜年,也会到家家户户拜年。在拜年之前,他们先去发帖,人们必须在灶头放一些点心与一个红包,这表现了客家人希望家里永远都热热闹闹的。

朋友们,你们感受到“客家年”的缤纷与魅力了吗?我为自己是一个客家人而感到自豪与幸福。

我的能力秀首页http://www.wm23.cn/duxiumei

我的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24826515.html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12033767

杜秀媚(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