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祁家湾激情舞狮

家乡区县: 黄陂区

       “僵狮子”是黄陂话,正确的叫法是将军和狮子,也有叫将军狮子,后因流传而简称。是湘西苗家舞狮,舞龙,过年习俗,长江流域马灯,北狮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而来,流行于武汉市黄陂区和孝感两地一带元宵节的一种民俗活动。

        武汉市黄陂区玩灯历史悠久,民间传统活动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历经千余年不衰。元宵节玩龙灯舞狮子是黄陂一大民俗。全区270个行政村976个自然湾,共有龙灯525条、狮子970个、彩船45只。每年过年,黄陂出动200多名民警,深入各村湾执勤,为龙灯“护驾”。

         荆楚文化发源于武汉地域,在安徽,湖北,湖南长江流域获得大发展。荆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傩(nuo二声)文化”,或许叫“锣文化”更合适,代表之一马灯,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十分流行黄陂区向来是一个做生意文明古区,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生意繁荣自然也带动了文化的交流。
         从湘西苗族迁徙到湖北恩施的老苗子,和清代迁徙的一批组成了恩施利川土家族聚集地,还有部分散居在湖北各地,安徽与湖北交界,文化关系更是密切,武汉是北狮文化一个聚集地,三种文化的交融才造就黄陂,孝感特有的舞狮文化。

         一般在正月初八或者上庙前的一天晚上,下马角,让舞狮者有延续,挑选人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有的人上去趴香案,一次就请神成功,有的就是每年都是趴就是请不到。上庙的凌晨开始即可去村子的大香案上香,然后在起灯之前,这个不允许漏掉,如果家里没人在可以找亲戚代替,到了起灯时间,马角,将军,打起锣鼓,放起鞭炮,请神,舞起狮子,开始像庙前进。。接下的挨家挨户吃香案,游街,秀蜡,上土地庙,根据村子特点各有不同,规矩都不一样,很多村子还有踩高跷,龙灯,唱戏等活动,一般玩灯进行3-5天,人多村子有的7天,有的10天,觉得还是“僵狮子”最有味。最后就是送灯,烧掉狮头,一般纸糊狮头才烧掉,寓意重新再来,木质的狮头,一般只烧掉祈福布披和一些小装饰品。

         

倚楼听风雨(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