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语中,草原是“塔拉”的意思。春天是美丽的,草原的春天更美丽。皑皑白雪融化后,整个漫无边际的草原是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看上去是满眼的荒凉,几只乌鸦盘桓着,给这静的空间平添了几分动的感觉。这时,如果你策马驱驰而去,迎着荒凉,背后飞起的尘埃,更能激发你追逐希望的激情,置身于这空旷寂寥的草原,你会宠辱皆忘,烦恼咸空,有着一种坦荡如砥的心境,什么艰辛、什么悲哀、什么喜悦,什么狂妄,……,荡然而去,收获的是一种自足和宽慰。
布谷鸟飞回来了,洒下一路欢乐的歌,草原上的小河解冻了,哗啦啦,奏出动听的乐章,如果你俯下身子,拔开被枯叶被覆着的小草,你会发现一处、二处,甚至更多的新绿,有的打着盹儿,有的露着含羞的笑容,有的傲睨自若地斜着身躯,绿色有了,春天还会远吗?老阿妈的脸上也绽开了憧憬今年有个好收成的笑容,面对着敖包,敬上自己最虔诚的一拜。
在无际的草原上,常常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巨大的石堆,上面插有柳枝,草原的人们称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敖包在蒙古语当中叫做“敖瓦”、"塔克乐根",史书称为"鄂博",蒙古语中是"堆"的意思,建敖包多建在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上,一般呈圆形,起初是道路、方位或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祭敖包为草原上重要祭祀活动,于每年夏历六、七月间举行,先举行赛马,然后供奉羊、酒、奶酪,点火、焚香,由喇嘛念经行祭,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祭祀完毕,还要进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活动,草原上的蒙古儿女外出远行,遇敖包必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