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文化——尧王城遗址

家乡区县: 日照岚山区

尧王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区西南12公里岚山区高兴镇安家尧王村。属龙山文化造址,面积52万平方米,文化层上层有战国时期文化遗存。1978-1979年试掘出古墓葬、文化堆积和房屋遗迹。出土文物有黑陶杯、石刀、石斧、铜箭头等。尧王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境内,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都城,地下考古表明都城面积比两城遗址还要大,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都城。

该遗址被发现于1934年,1977年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中美联合考古队调查后认为,该遗址面积比两城镇遗址面积还要大,应该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都城。该遗址文化层厚度一般为2-3米,最厚处可达6米。地层堆积以龙山文化层为主,兼有大汶口、岳石、商、周、汉等时代。作为在考古界有着重要影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尧王城遗址是一处由大汶口文化过渡到龙山文化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是一个较早发展起来的聚落,属山东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尧王城遗址是一个相当大的“原始城市”,也是尧王城龙山古国的“都城”。在这里首次发现了土坯房建筑,特别是奠基石的发现揭开了中国在建筑领域举行奠基仪式的先河。墓葬的葬俗独具特色,在墓主人周围镶陶片构成方形墓框的现象是非常少见的。该遗址出土的铜渣,对于中国文明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1992-199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对该遗址发掘中,发现炭化水稻的颗粒,这在当时是唯一发现龙山文化时期人工栽培水稻的实物证据。陶文残片是在尧王城遗址最早的地层中发现的,残文之一与莒县陵阳河17号墓那件尊形器上刻画符号的局部极为相似,之二可能代表一种未识的新图像。这对研究文字的起源以及与陵阳河遗址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彩陶的出现则填补了黑陶文化没有彩陶的空白。

一带留有厚重的远古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尧王城遗址出土的墓葬的头像都朝着南部3公里处的天台山方向。据考证,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天台山主峰海拔258米,面临大海,环绕在群山之中,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下河流交错,稻田纵横。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遗址、太阳神石、太阳神陵遗址、女巫墓、祭祀羲和与女娲的老母庙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娲补天台与神鳌、天然东方神龙、魁星阁遗址与独占鳌头石刻、忘忧谷、秦始皇赐名的望仙涧、东方朔记载的东方玉鸡等众多遗迹与传说。

尧王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在上古时期领创了一个百业兴旺、安居乐业、和谐尚礼的文明盛世。其在位九十八年,可谓政绵而寿长,势大而权重,却同百姓一样躬耕于田、布衣粗食、茅茨不剪,始终保持节俭质朴的生活。他任贤图治,实行禅让;开明勤政,常恐政事差谬祸及子民,因而置敢谏之鼓、立诽谤之木;分命羲、和,观天象、定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指导农业生产;命化益作井,教民取水而饮;派大臣治理洪水,疏导河流。尧帝时期数学、天文、物理、水利等各项科学都已十分发达,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进步,才会有物阜年丰,百姓和乐,击壤而歌的盛世之景。尧王仁德礼让的精神与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后世君主望尘莫及。

日照是中国文化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中心之一,被中外考古学家誉为“考古圣地”。日照分布有4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据国家考古专家的调查探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原始城市”,也是尧王古国的“都城”。关于“尧王城”的来历,在当地一直流传着“尧王坐殿”的故事。《尚书·尧典》也明确记载,尧王曾“至隅夷”,观察日出的情况,以制定历法,这里的隅夷即今天的日照市。可见尧王与日照渊源深厚。

传说尧母庆都偶遇赤龙有感而孕,十四个月后,在二月二这天诞下尧王。在民间亦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今天是2010年的二月二,根据史料记载推算,是尧王4383周年诞辰。尧王城遗址附近和往年一样,一大早就鞭炮齐鸣,气氛热烈。周边村民都自发的聚集在尧王城遗址附近祈福,纪念尧王诞辰。尧王文化研究会也参与到了此次纪念活动中来。今年的纪念活动更是得到了岚山区委宣传部、文管局及高兴镇党委政府等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相关领导亲临尧王城遗址,参加纪念尧王诞辰活动,日照新闻《社会零距离》栏目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二月二纪念尧王诞辰,虽然说是一种民间自发的活动,但是这反映了百姓的一种愿望,希望上古贤君尧王,世世代代保佑、庇护他们。尧王文化研究会发起尧王文化研究,积极参与纪念尧王活动,既是基于对日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掘,也希望尧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更好地传承发扬。

陶器、石器、玉器等,陶器有泥质和夹砂黑陶、灰陶、红陶、白陶等。其中红陶和白陶器物仅见于鬶陶器的主要器类有鼎、鬶、罐、盘、杯、盆、器盖、纺轮、镞、网坠等。陶器多饰有弦纹、附加堆纹、乳钉纹、划纹等,并普遍采用快轮轮制而成。陶器中以火候高、陶质硬、陶胎薄、有黑亮光泽的蛋壳黑陶最为精致,代表了这一文化的高超制作技术。彩陶的发现,填补了日照市及鲁东南沿海龙山文化时期陶器的空白。特别是在龙山文化大口尊陶片上发现的陶文极为重要,这是继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陶文和邹城丁公遗址发现龙山文化陶文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对研究我国文字起源提供了极宝贵的实物资料。

孤狼浩仔(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