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大禹治水之域,酿酒之乡,扒鸡之城,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夏商时属九州之兖州,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设禹城县。1993年9月撤县设市。现辖7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1012个行政村。总面积9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万亩。人口50万人。2003年以来,禹城荣获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食品工业强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市、平原绿化先进市、秸秆养牛十佳市、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市、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先进集体国家级荣誉称号7项,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信访工作先进市、老龄工作先进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市、农村公路改造建设先进市、依法行政先进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市、粮食生产先进市、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先进市等省级荣誉称号12项,连续三年囊括德州市经济综合考核、项目建设、外经外贸、民营经济、农业经济等目标考核一等奖,荣获德州市级荣誉称号32项。
商贸流通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拥有各类市场78处;占地40公顷的禹城商城吸引温州、义乌等地国内商户2000多家,形成了小商品、服装、农副产品、家电4个专业批发市场,被誉为“北方温州”,是鲁西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距德州海关60公里,建有济南海关监管仓库和国际货物运输公司。
交通运输 禹城是山东省会济南的“卫星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南离济南遥墙国际机场6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400公里,东距青岛400公里。穿境而过的京沪铁路、济邯铁路、京福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308国道、101省道、316省道构成了连通国内大中城市的交通网。
城乡建设 坚持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构筑起“十纵七横一环”的城市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16.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35%。洛北花园、东城、嘉合园等是环境优美的居住、休闲场所;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国际传真、互联网构成覆盖全市伸向世界的现代信息网;建有较大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规模2.5万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是全省第一个通村公路超千公里的县市。
水电资源 水、电、气、热供应充足,自来水日供水能力8万吨,处于华鲁电厂120万KW电网之中,建有2个自备热电厂,总装机容量6万KW,年供热能力170万吨,年供天然气8000万立方米,是山东省第一个实现集中供应天然气的县市。
科教卫生 大力实施“科教兴禹”战略,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建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窗口学校体系,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1所,专职教师426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540人;共承担德州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8项,有28所学校被评为德州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山东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是鲁西北地区唯一建在县级的普通高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