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挂黄葛藤”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每年的端午节,在我的家乡广东梅州,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习俗外,还有一个独有的习俗——挂黄葛藤。乡人们在家门前悬挂黄葛藤以祈求一切平安、顺利,驱灾辟邪。
   黄葛藤也叫葛藤、黄斤。全身长满了黄褐色的粗毛,盛开蓝紫色的蝶形花,遍布在山坡草丛或路旁岩缝。葛藤茎蔓粗壮得像个成人的胳膊,长近10米。古书上说“隐居云台山的道士、高僧常采葛藤叶、葛花、葛根食用,保期颐高寿”。传说中华第一大寿星彭祖长寿秘诀是“吃葛藤叶,冲葛粉,水桂(一种鲫鱼)煮葛根”。
   现在,家乡人经常采一些葛藤的嫩叶,或炒食或做汤,用块根蒸食或炒菜,以利于提高免疫功能,延年益寿。新鲜可口的炒葛叶,松软味美的葛根汤,滋润着梅州500万人民,令人惊讶的是,目前这里10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近500位。
   记得小时候家里过端午节时,父母早早起来到山坡上或菜园拔起一捆新鲜的葛藤,好奇的我,总要跟在后面。父母抱着黄葛藤回家,近10米的长藤有一部分拖着在地上,像古代王后的长裙。绿油油的葛藤拿回去后,分成一条一条,然后用一根一根红绳捆扎成束,悬挂在门前。奶奶说,自她懂事起,就看见每年端午节挨家挨户挂葛藤,这是我们客家地区每年必须进行的一个民俗习惯,如今这样的民俗在客家地区延续了千年。尽管这一习俗在年轻一代中被逐渐地淡化了,但欣喜的是,已经有人通过讲故事、制作动画、播放专题纪录片等方式,在告诉我们这些晚辈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俗故事。

luoenvy(2014-10-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