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是黄海之滨新兴的一座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境内大汶口文化,龙门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日照两城镇在前3500年到2000年时为亚洲最早的城市(牛津大学《世界史博览》)。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饮食方面,日照有享誉中外的“山东煎饼”,近海盛产黄花鱼、乌贼、对虾、西施舌等海产品2000多种。同时,日照还有传统纸扎,农民画,石刻,工艺刺绣等传统民间艺术。日照的传统文化与风俗对生活在日照的人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照文化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姜太公是日照的历史名人,在《史书》中也有记载。日照之名,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日照陶文化资源丰富,在日照境内目前有众多龙山文化的遗址。新中国成立后,日照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就日照的黑陶文化、民俗节日、民间艺术、风俗,及日照名人做一些对日照文化与风俗具体阐述。
一、黑陶文化
日照,这个中国新时期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这个境内两城、丹土等遗址被史学界称为“四、五千年前亚洲最大的城市”的濒海文化圣地,曾一度并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考古大师和寻宝者接踵而至。日照境内古遗址出土的各类陶器是中国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日照的黑陶制作迄今已具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工艺精湛,陶文化源远流长。黑陶文化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日照因此有“中国黑陶城”之美誉。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日照的黑陶是中国的传统陶艺,这种陶器通体漆黑,闪闪发亮,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原始气息古拙的美,正是这种朴素的美,恰恰符合今天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时尚,而成为人们欣赏和收藏的精美艺术品.
二、民俗节日太阳节
日照地区是中国远古太阳崇拜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地下考古和史料记载表明,日照之名来自于太阳崇拜日照是《山海经》中“羲和浴日”所在地“嵎峓”、“汤谷”即古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座落在日照中部沿海地区的天台山距离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仅4公里,是尧王城古国(“十日国”、“羲和之国”)的大型祭祀地。太阳节成为日照地区的一个民俗节日,每年六月十九,农民把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来供奉太阳,据说,后来饼越做越大,山东煎饼可能就是来源于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