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风俗(二)

家乡区县: 日照岚山区

三、民间艺术、
1、日照农民画:先后经历了明清时期的孕育期、建国初期的雏型期、改革开放后的定型期以及新世纪的创新发展期。明清时期,日照抹画大量应用在器物、门帘、楼宇装饰上。新中国成立后,日照抹画以新的内容、形式得到普及和发展。特别是“大跃进”时期,为了配合政府宣传,农民在农闲时于大街小巷中堂处涂画新时代生活内容的画面,形成独特风格,被称为“农民的画”,农民绘画为主要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由农民表现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与审美理想,并具明显民族性、民间性的乡土绘画。日照农民画在内容、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既保持着民族、民间的艺术风格,又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时代性。日照农民画成绩蜚然,已跻身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前列,成为我国著名的“三大农民画”之一。
2、日照纸扎:纸扎,融剪纸、绘画、草编、竹扎和裱糊于一体,是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纸扎艺术传入五莲的时间已无考。据洪凝村一位老者讲,清道光年间,他的家祖就从事纸扎工艺,他已是第五代传人。解放前多扎牛、马、轿,用来祭奠和陪葬死者。有时也扎风筝,有天宫、燕子和嫦娥等。还扎制彩灯、龙灯。1986年,洪凝村创作了“双龙戏珠”纸扎艺术品。该艺术品仅高一米,造型别致,寓意深刻。
3、日照工艺刺绣:工艺刺绣品是东港区的传统工艺品。民间妇女的手工绣品,注重图案、色泽、细密度的结合,表现图案千姿百态,或龙凤呈祥,或福禄寿禧……惟妙惟肖,成为婚嫁、童装、鞋垫等日常用品不可缺少的饰物。
随着生活需求量的增大,绣品的需求日益增大,手工生产难以满足需求,机绣、电脑刺绣应运而生,产品种类也由单一的家庭消费品转变为宾馆、大酒店理想的饰用合一用品。东港区现有工艺刺绣企业十余处,个体(联合体)加工户1万余户。东港绣品选料考究、绣工精细,图案花纹布局合理,色彩丰富,自然景色浓,层次清晰,主体感强,为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所喜爱,饰品畅销日、美、德、英、加等国家和地区。
4、日照石刻:日照石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形态各异的石刻深刻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石刻工艺,弘扬灿烂的民族文化,东港区一位有志青年招集8位农民石刻爱好者,用8根大锤,昼夜奋战雕出了12件美丽的日照石刻,在1989年的青岛小交会上吸引了无数中外客商。从此,东港石刻在东港这块土地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日照石刻素以“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品种齐全”而著称,其外型粗犷之中见精细,朴实之中见华美。日照石刻不但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盛誉,在1989、1990、1991、1992年的青岛小交会,1993年美国展销会上,同样也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现在,石刻已畅销日本、南朝鲜、美国、东南亚、港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所以,日照石刻在不久的将来将会为世界瞩目。
四、风俗
1、过年习俗:海边和西部山区有区别,基本上还是一个家族的从长到幼的次序挨个拜年,到24点的时候,全家族的男性从家族里最长的长辈挨次放鞭炮烧芝麻杆,方言叫发挚麻(音),发完挚麻(音)后各自回家下饺子,全家在一起吃新年饺子。
2、搬家风俗:算好吉日良辰,如果那天没空搬,就先把一口锅放到新房内,把新房门口贴上对联,再放挂鞭,表示搬了。等有空了再搬就行了。搬完后,请亲朋好友吃个饭。
3、祭海:祭海是良多的沿海城市的渔民历年来有的习俗,出海前祈求天神保佑的勾当。祭海跟着时刻年月的转变,变得跟以前迷信时年夜不不异。由原本的祭奠酿成此刻渔业庆丰收、渔民出海的昌年夜节日,渔民到此日着盛装,提着林林总总的供品到海滩上依次放好,还要放一只雄鸡预示年夜吉年夜利,一般在上午起头,每到这时,海滩上鞭炮齐鸣,一片欢娱,还有戏团表演、秧歌等平易近民的表演勾当纷纷登场,尤其是渔民们在欢喜中迎接新一轮的打鱼。胶州秧歌至今几百年的历史之久,整个秧歌搭配上节奏快、旋律美、布满习惯风的音乐,音乐与跳舞相配,使其怪异的气概更是年夜放光华。日照甚至整个山东的渔民娱乐勾当是五光十色的,布满平易近间风情,所以更为其他地域所进修。
4、婚礼风俗:日照人当地的习俗,只有在订婚时才能进行结婚登记。婚前男方要先到女方家认亲,之后是订婚,这是日照地区一个很重要的程序,男方父母要给准儿媳见面礼。传统上,见面里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金额,一般来说一万零一个更为普遍些。准公婆拿出见面礼给准儿媳,准儿媳拿整数,留下医院由男方家重新收好,意思是“万里挑一”或“千里挑一”。
订婚后双方父母,亲戚一起商量结婚事宜,定好结婚日期后,进行登记结婚,两家开始为结婚做准备,之后送嫁妆,也叫送箱子。通常婆婆要给儿媳妇贮备虹口最或全套红衣服,此时一遍比较熟悉的齐齐就开始送红包了。男女双方各需要找两个未婚比新娘笑的女子,在男方那边叫“迎客”,女方这人便叫”送客“新婚必须要有新棉被,男女家都要做。新创安好后。要找一位未成年的男童睡,这叫做”压床“,因为传统认为空床是不吉利的。
婚礼当天,新浪坐车去新娘家,在良辰吉时发嫁,打头的车通常是负责敲锣打鼓,宁放鞭炮的,送客,新娘,新浪同车,两个送客坐在新娘身边,扮新娘领报复,同时负责在沿途各大十字路口及桥头从车窗往外喜钱,就是所谓的过路费,过桥费,是用红纸包的硬币
在距离新房一定距离时停车,迎客从送客手中接包袱,剩下的这段距离是最难过关的,主要目标是新娘、新郎,大家会想方设法阻止新娘进家门。进了婆家门有个简短的仪式,之后就可以进洞房了,进洞房前要新娘的哥哥挂新房门帘,有的地方还要找小男孩滚床,然后开始闹洞房。中午、晚上都是喜宴。
婚后:第六天新娘的父亲去送梳子箅子(各地时间不一样),第九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我们这是回九,有的地方是回三、回四)。
在婚礼中用到的车需要给烟、糖、等物品押车,送客、迎客及新娘的哥哥都会得到红包及喜糖,此时都会分一包喜糖给亲戚朋友。

孤狼浩仔(2014-10-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