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国王是在今日粤东客家人中影响最大的神祗之一,不少人认为它是客家人独有的神明。但其实粤东的福老人、人民以及从粤东移居台湾、海南岛、东南亚各国的移民都信仰三山国王。如潮安碗窑、山犁、李公坑、饶平石鼓坪,丰顺的畲民都崇奉三山国王神,每年正月都要举行迎送三山国王神的仪式,其中潮安碗窑、山犁畲民还把三山国王神置于必须迎送的诸神之首。而海南省通什市的民族博物馆黎族馆中,至今还陈列着一面写着三山国王字样的三角形红旗。这些都是畲族、黎族信仰三山国王的明证。 三山国王
三山国王
从时代特点来看,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以但族为主的粤东土著民族的信仰。而当时粤东的土著民族,应是后来畲族与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因此,三山国王信仰也是由畲族传给客家的。
关于“三山国王庙的由来”的传说
南宋末年,南宋军队与元军在楼喜岽(广东丰顺县埔寨山名 ) 战败后,向尖山北边枧下寨(一说坑尾村,两村相隔不远)退去,在山脚村林边看见一位烧炭伐木的男子.宋军叫他赶快躲避,那男子不但没有走,而且手拿利斧藏在树林中,等元军先头部队迫近时,突然从树林中冲出,连续砍死两名元兵后被元兵打死。元军怕有埋伏,不敢再追宋军。事后,宋帝丙下令为那男子建一座庙,封王表彰,但不知该男子姓名叫什么,就以附近的尖山、楼喜岽、双喜阳三座高山为名,命名为“三山国王庙”。
这故事当地很多老人都听说过,并且会讲,它告诉我们“三山国王”是宋帝丙赐的。
由此可见,“三山国王”是抗击侵略者的一面旗帜,是岭东人民世代学习的榜样,是英雄之神。 埔寨镇已发现有“三山国王庙”十二座。 三山国王的来历:三山指的是广东潮州地区的独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国王就是广东潮州地区的地方保护神。据清同治三年的《广东通志》称,独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对峙,「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穴,自称昆季,受命於天镇三山,托灵於王峰之界石,庙食一方」。乡民遂於巾山之麓置祠合祭,水旱疾疫,有祷必应。宋太祖赵匡胤开基以后,刘?拒命,王师南讨,潮守侍监王某诉於神,天果然雷电以风,助王师之讨伐,刘?兵败,南海以平。宋太宗征太原时,在城下见金甲神三人,操戈驶马,冲锋在前。凯旋后,观三金甲神在城上。人以潮州三山神奏告太宗。宋太宗即诏封明山神为清化盛德报国王,巾山神为助政明肃宁国王,独山神为惠威宏应丰国王。赐庙额为「明贶」。岁时合祭。另据《潮州府志》,三山国王之事迹略异。府志称,宋代末年,恭帝被北掳去。文天祥立端帝於福州,改元景炎。元兵压境时,张世杰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阳县境,又被围。情势危急之中,忽见天气骤变,风雷昼晦,有兵马三支,从三面山中,由三位将军率领,冲杀而出,驱退元兵,斯围即解。帝与众臣正欲向三支兵马致谢,兵马迅速按原路退去,顷刻间不见踪影。风雷过后,细视周围,三面环山,一为绿树苍苍,一为白石峨峨,一为土色赭赭。於是封三山为三山国王。邑人立庙祀王,所塑神像则一为青面,一为白脸,一为赭颜。此三山即为独山、巾山和明山。
2 神迹奉祀
三山国王,在民间传说很多,屡有显灵,都是以协助地方除害禳疾,化解水旱和刀兵之灾为最。因此,三山国王是保护广东潮州地区民众的神明。三山国王之三王,各有神诞之日。独山惠威宏应丰国王是三月十六日;巾山助政明肃宁国王是二月二十八日;明山清化盛德报国王是三月二十四日。每逢三山国王神诞之日,福建潮州地区以及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的潮州人士多进庙奉祀三山国王。
3 相关记载
清同治三年重刊《广东通志》卷一百四十八引元编修刘希孟《记略》云:“我元统一四海,怀柔百神。……考潮州西北百里有独山,……(与巾山、明山)三山鼎峙。英灵之所宗,不生异人,则为神明,理固有之。世传,当隋时,失其甲子,以二月下旬五日,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穴,自称昆季,受命于天镇三山,托灵于玉峰(独山一峰名——引者注)之界石,因庙食焉。地旧有古枫树,降神之日,树生莲花,绀碧色,大者盈尺,咸以为异。乡民陈姓者,白昼见三人乘马来招己为从,忽不见。未几,陈遂化。众尤异之。乃谋于巾山之麓置祠合祭。前有古枫,后有石穴,水 导 疫,有祷必应。既而假人以神言封陈为将军,声灵日著,人称化王,共尊为界石之神。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昌黎刺潮,淫雨害稼,祷于神而霁,爰命属官以少牢致祭。…… 我 祖(太祖赵匡胤——引者注)开基,刘鋹拒命,王师南讨,潮守侍监王某诉于神,天果雷电以风,鋹兵大败,南海以平。逮太宗征太原,次城下,见金甲神三人,操戈驰马突阵,师大捷,刘继元降。凯旋之夕,复见于城上。或以潮州三山神奏,诏封明山为清化盛德报国王, 巾山为助政明肃宁国王,独山为惠威宏应丰国王,赐庙额曰‘明贶’,敕本郡增庙宇,岁时合祭。”①《台南市宗教志》所记神之封号稍异,曰:“三山为潮州府揭阳县阿婆墟的独山、明山、巾山等三座山。以显灵助地方官除害,佐宋君平南汉,受封为国王。
各王的封号及神诞日为:惠威弘应丰国王独山,三月十六日寿诞,助政明肃宁国王明山,二月二十八日寿诞;清山威德报国王巾山,三月二十四日寿诞。”②上引《广东通志》谓元时“潮及梅、惠二州,在在有庙,远近士人,岁时走集。”③《台南宗教志》谓“府城(今台北市——引者注)小北门内有三山国王庙,建于雍正七年(1729),系潮州籍移民集会所兼宿舍,为府城唯一广东式建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