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滕王阁

家乡区县: 南充阆中市

   “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此诗描写的就是阆中滕王阁。提到滕王阁,大家一下子就会想到江西南昌,想到王勃“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滕王是谁?为何在相隔千里的川赣两地都有滕王阁?阆中的滕王阁与南昌的滕王阁确有关联,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人修建的,这个人就是滕王李元婴。

    阆中“滕王阁”,它位于古城北郊嘉陵江边的玉台山腰间,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从古城阆中北面出城到沙溪场桥头登山,一条逶迤的石阶路,像一架长长的软梯搭在那玉台山腰,爬完数百级石梯,穿过高大的牌楼,右行便可见到滕王阁前的一座6层螺形石质的佛舍利塔。阆中滕王阁坐北朝南,是一座王宫式建筑。楼上楼下共有24根朱红大立柱,顶着两层檐的大屋顶巍然屹立。阁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从滕王阁右边上行数十步,是一狭长的爬壁长廊,有摩岩石刻,刻满历代诗文。明代邵元善书杜甫《滕王亭子》诗,字大如拳,笔法苍劲。阁前有两个莲花池,可观鱼赏荷。东边是果园,四周林木繁茂。

    据《舆地纪胜》记载:滕王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照皇帝的规格在阆中修建宫院,称“阆苑”,又在苑后玉台山建玉台观的滕王亭,供游乐,他在阆中竟五年不思返回长安。登楼南眺,锦屏之秀,蟠龙之奇,伞盖之丽,远山近水,尽在一望中。滕王阁前大坝,有座六层螺形舍利石塔,石质坚细,古朴秀美,形体别致,有浮雕、佛像、莲台,系唐朝的佛塔。该塔为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正中开一船形龛,内刻一佛坐于莲台。上装塔刹,刹基两层,下层有石雕八力士举托刹身。上层为六方柱,各方开一昆门,门内刻一座佛。石塔高8.25米,保存基本完整。该塔早建于滕王阁200多年,从不同角度望去,塔身均成倾斜状,令人惊叹不已。据今人研究,此塔即为七级浮屠,原为三座,现只存一座。石塔风化严重,佛像模糊,是滕王阁最古老的遗迹之一。

    1986—1987年,新建滕王阁和玉台山庄,并配以石坊、石桥、长廊、亭台,开辟为滕王阁公园,园林用地85亩,建筑面积3030平方米,依山就势,起伏跌宕。入园门有夺锦亭和长廊,如系悬崖峭壁之上。嘉陵江自西北蜿蜒而来,汇为一潭,又折而南去,又俯仰江谭,仿佛置身于碧波荡漾的江天之中。右上为四合院花庭,即玉台山庄,有名人书画展室。右为滕王阁主体建筑,屹立于叠级屋台之上,24根朱红巨柱,托举层楼,雄伟壮丽。登楼南眺,锦屏之秀,蟠龙之奇,伞盖之丽,远山近水,尽在一望中。由阁后上行即玉台观,有傍崖长廊,遮护摩崖石刻及石洞。古石洞有二,即颐神洞和慈氏洞,为道家修炼之所。其下又有碑亭,矗立一列书画石刻。阁前崖岩边,又铸张飞跃马持戈铜像一尊,俯视山下汉城遗址。

我的能力秀 http://wm23.cn/zhenghong

我的梧桐子 http://www.wutongzi.com/uc/76225009.html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127347283

我的微博 http://blog.sina.com.cn/u/5127347283

    

子意(2014-10-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