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宁夏话

家乡区县: 兴庆区

宁夏方言的来历和我区人文、地理、历史沿革、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徙等因素息息相关。宁夏水洞沟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产表明,大约在3万年前,宁夏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殷商时期为北羌、熏粥(音“勋玉”)所居,春秋战国时期则为西戎、匈奴活动地。后来,秦并六国,蒙恬将汉族人移入,并在这里兴修水利屯田种植,为宁夏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宁夏方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明代及其以后的移民,明代迁来的“五方之人”语焉不详,但后又有载为“实以齐鲁燕晋周楚之民”、“吴越居多”,清代“齐鲁燕晋陕甘之民趋赴”以及近现代的移民情况都为宁夏方言的形成提供了确凿的资料。明代移民在民间散布较广,宁夏川区的一些老户都盛传祖先从大槐树迁来,大槐树在今山西洪洞县北的广济寺旁,广济寺碑文表明,这里确实为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移民的集散地,各处移民(即五方之人)先到这里集中,由官府编队发给“凭照川资”,然后向中原各地及西北边陲迁移,应该说明代移民不仅为宁夏人口,也为宁夏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代到清代,从山陕、冀鲁豫、江淮吴越甚至湖广各地迁徙而来的戍边屯垦的兵士、军余、移民、罪囚以及官宦、属吏、从眷等在这里杂居共处,他们所操的语言相互影响,共同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宁夏方言。宁夏方言的构成以山陕人的“秦晋话”为主,并杂以齐鲁燕赵语、江淮语、甚至吴越川滇语。此外陇语(甘肃话)对宁夏方言也有一定影响,最初宁夏方言应该是五方之语,南腔北调各不相同。经过漫长的磨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属于官话范畴的新方言,直到今天宁夏有些地方的语言仍然带有混合型或过渡性的特点。

今天的宁夏方言,从语言面貌上看,除固原、泾源、盐池话外,语音一般分为3个声调,阳平(二声)和上声(三声)合在一起,入声消失。声母系统与兰茂的《早梅诗》(《早梅诗》是明朝兰茂在《韵略易通》里作的,它给出了明朝官话的全部声母。)大致相同;话语中保存了一部分古代汉语和比较多的元明清词语,如“社火、口外、支应、营生、怪道、包弹、待诏、迭办、赍发、耳风、路数、剪绺、一世界、打平伙、不上串、白眉赤眼、爱口识羞、不当豁豁”等。语法和西北其他方言大同小异。

特色100句:

1、蝴蝶——“叶跳子”(意为:在花草叶子上面跳)
2、蜻蜓——“精沟子刘四”(意为:光着屁股的刘四。刘四可能是个智障患者)
3、乱发——“锈毛狮子”
4、生气、赌气、耍小性子时的表情——“搐(chu)鼻子骡子”
5、小的东西或事物——“猫三狗四”、“碎叽玛瑙滴”
6、癞蛤蟆——“癞呱呱”或者“癞国子”,很形象
7、小蝌蚪——“癞黑毛”,也很形象
8、鲜血淋漓——“血糊淋嘞”,还很书面语
9、马上、立即——“立马短时”,形象吧?
10、答应——“应承”,外省市也说,属于古代汉语
11、怂恿、鼓动——“挑撺”,哈哈,一看就坏得很呢
12、耳光——“别子”“逼斗”(后者为下流话)
13、打架骂架——“打捶嚷仗”
14、垃圾——“恶梭”,与南方的“勒色”有一拼,同源
15、发愁——“愁肠地”或“惆怅”,古语
16、婶婶——“新妈”
17、叔叔——“叔老子”、“老老”,可不是那个“姥姥”哦
18、不知道——“阿不子”
19、不争气——“丧母士”,注意,是连读的
20、差不多——“傍肩”
21、衬衣——“布衫子”
22、活泼、高兴——“欢势”
23、转街——“逛该(街gai)”
24、蝙蝠——“夜别风”
25、各类豆角——“豆格子”
26、龙卷风——“旋风风”
27、品质恶劣的人——“尕(ga)渣子”
28、小鼓——“钹浪子”
29、小女孩——“屎格子”
30、小男孩——“牛格子”
31、火柴——“火取子”
32、小腿——“干腿子”
33、胳膊关节——“胳肘子”
34、膝盖——“脖了盖子”
25、重叠名词诸如:“缸缸子、盘盘子、辣辣子、盐盐子、水水子、袜袜子、鞋鞋子、
箱箱子、柜柜子、绳绳子、把把子(手柄)、揪面片片子”等
36、重叠动词如:“耍耍子(玩)、睡睡子(睡觉)、走走子(溜一圈)、晒晒子(晒太阳)、
担担子 (挑一会儿)、”等等
37、长途跋涉之苦——“跟头马硕”
38、使坏——“日鬼”,动词(并非绝对下流话,分场合)
39、糟蹋——“日特”,也是动词(并非绝对下流话,分场合)
40、这里——“直囊”
41、那里——“兀囊”,元代常用
42、怀抱——“怀弯里(读ni)”
43、坷垃——“可郎”
44、脚——“觉片子”
45、玉米棒子——“包谷”、“玉米咕嘟”
46、燕子——“燕唧唧”,形象生动啊
47、幼小的动物——“驴(马)去子,羊(兔)个子,鸡(猪)窝子,牛不郎”
48、沙包、口袋——“抽抽子”
49、屁股蛋——“沟木蛋子”
50、儿子——“娃子”
51、女儿——“丫头”
52、山雀——“麻嗄嗄、嗄嗄鸡”
53、戴胜——“骚咕咕”,一种鸟,很像啄木鸟
54、形容词词汇用语“的(音di)”作修饰词的较多。平时口语中经常听到的诸如“瘪瘪
的、鼓鼓的、憨憨的、丑丑的、疯疯的、绍绍的(指精神病发作)、瞎瞎的、麻麻的、猪
猪的(丑)、脏脏的、滑滑的、累累的、乏乏的、着着的(指睡觉)、醒醒的(饮酒过后香
香的);干干的、虚虚的(身体虚弱)、毛毛的(天阴)”
55、犯贱——“贱不嗖嗖”、“贱不喝喝”
55、我——“爹么”
56、坏蛋——“乱怂子”(下流话)
57、活该——“该应的,或者该应天生”
58、非常坏的孩子——“龟贼”(下流话)
59、不知道深浅——“给个颜色染大红”
60、口齿刁钻——“贼嘴狼牙”
61、故意使坏害人——“日鬼捣棒槌”
62、腿脚不方便——“瘸腿浪鸭子”
63、唢呐——“哇哇”,读平生,后一个字轻声
64、乳房——“嘎嘎”,吃奶也叫“吃嘎嘎”
65、瘦弱的身体或腿——“麻杆子”
66、流鼻涕——“鼻子流星滴”
67、流口水——“酣(han)水搭拉拉子滴”
68、耍小聪明骗人——“贼头驴计”
69、撒谎——“扯谎、烙白”(读bia)
70、一种用5分钱硬币投掷的赌博游戏——“飘咔子”
71、5分钱硬币用手掷地翻过几个赢几个的赌博游戏——“盖迈迈子”
72、又奸又不怎么表达——“闷奸”
73、蚯蚓——“气虫”,看起来好像充气了一样
74、打陀螺——“赶老牛、打老牛”
75、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婊子dia” 或“婊子下的di”
76、干活不老实——“耍奸溜滑”
77、饭做糊了的味道——“糊饽子烂气的”
78、不容置疑的快速——“抢拾蛋子呢”(拾蛋子是礼佛结束时洒给信众的小馒头,拾
到者有好运)
79、又奸又凶——“奸歪”
80、又笨又熊——“脓包、囊包、肉头、日囊怂”
81、被烟熏了或者被某种气体熏了——“秋了”,秋为动词,跟目前盛行的“糗了”有
一拼
82、青蛙——“田贼、田鸡鸡”
83、心里堵得慌——“毛囊滴、目囊滴”
84、磨蹭、邋遢的人——“目囊鬼”
85、祈福消灾(宗教)——“钵置给切”,兀个娃娃经常哭,最好让钵置给切
86、穷困潦倒的人——“孽障鬼”、“裸拎怂”
87、孩子好动爱爬——“登坡上阁”
88、快点——“连磨”
89、研究新东西、新生意——“贩嫌、捣鼓”
91、捉迷藏——“藏蒙蒙”
92、浑身湿透像个落汤鸡——“水迹白(读bia)打”
93、烘焙的甜饼——“糖书本子”
94、内有馅儿的烙饼——“托罗子”
95、开玩笑——“作耍”
96、不知道什么时候——“阿不子多伙”
97、小伎俩层出不穷——“贼计百端”
98、吃苦——“下苦”
99、一丁点儿——“一宁宁子”
100、一个劲儿地重复——“重三叠四”

 

Iris(2014-10-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