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有幸到他的故乡,大垛镇去学高中,所以对他的了解又加深了一些。他的故居也是镇上的景点之一。郑燮,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长画兰竹。
郑板桥故居在江苏兴化市城东南古城墙外郑家巷内,东距古板桥20米,旧称“郑家大堂屋”,原为板桥之父郑立庵家居课徒之处,板桥出生和青少年时代生活、读书也都在这里。故居东靠护城河,河边绿竹茂密,垂柳如烟,穿过架在河上的古板桥再向东,就可看到烟波浩渺的龙舌津(今名东河泊)。板桥诗词云:“吾家家在烟波里,绕秋城藕花芦叶,渺然无际”。正是故里水乡秋色的真实写照。2005年4月15日一行两人到此一游。门票20元。
兴化市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居士自喜其名,故国人咸称郑板桥。可谓人因桥得名千古,桥因人流芳百世。
郑板桥故居为一座青砖水瓦的院落,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走进故居,迎面可见赵朴初、刘海粟题写的“郑板桥故居”和“郑燮故居”两块大匾。大门朝南,穿过门楼、绕过影壁、向西进院门为一方三合院。朝南上屋三间,朝北下屋三间,西侧有朝东披屋一间,中为方型庭院。庭院东侧花墙下有一八角门,内有小书斋,斋前有小天井。
朝南屋堂屋内陈列着板桥全身塑像。像高一米余,所塑板桥手持书卷举目远望,姿态潇洒。两侧陈列有郑氏后裔提供的板桥遗物:三方古砚,一只笔筒,还有板桥青年时代读书时所写朱批、板桥手书所勒碑石“古板桥”、“浮暄池”等。
板桥故居里存放了很多书法、国画作品,这就让人大开眼界了,这些艺术真品原汁原味,读来别有韵味。使人耳目一新。
朝北下屋三间,门檐上嵌有板桥所书“聊避风雨”四字的砖刻,室内则存放着研究板桥的书籍、论文及民间故事等,其中有两篇介绍故居的旧观的文章,对于了解故居历史上的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板桥纪念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
郑板桥纪念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