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人遗址

家乡区县: 渭南市大荔县

大荔人遗址为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人过渡的一个代表,位于陕西渭南市的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附近的甜水沟。


1978年3月发现。有头骨化石一块。经鉴定,化石距今约20余万年,为中更新世晚期的遗存。大荔人比蓝田猿人进步,接近早期智人,有较原始与较进步的特征。大荔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填补了蓝田人向丁村人过渡的空白,为研究洛渭谷地早期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与大荔人头骨共存的动物化石达10余种。遗址中还发现遗物181件,其中石核7件、石片152件,打制石器22件。石器多属尖状器,加工原始,经二次加工的只占12%。这对了解和确定陕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大荔人”头骨化石总的特点是粗壮、厚实、骨质较厚,头长目低矮,脑容量1120毫升。其眉脊粗壮,较北京人的稍低,比马坝人显著高突;额骨低平,其倾斜度甚至比北京人的还小;骨板较厚,有的骨板与爪哇人、北京人相近或更厚;顶骨相对较大,顶结节发育,枕骨隆凸位置下移,顶枕部较高,脑量较大,这些又都是较北京人要进步得多,与马坝人的特点相近似的地方。而其脊间的眉间部分最宽厚,面骨特低矮等则又是与其它人类化石不同的地方。


通过“大荔人”的发现,了解了许多过去在古人类学上难以得到形态细节,从而填补了中国国古人类研究上的一大空白,对研究中国古人类的演化很有价值,为中国古人类学增添了新的资料。再从它的完整性来说,不但是中国罕见的、难得的,也是当前世界少有的。

PYAngel(2014-10-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