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南康镇,爱上南康镇,常常是从一种美食开始的。这种美食,就是当地一种普普通通的水籺,她的大名叫“南康水籺”。
一.千年名镇 百年老店
一阵骤雨连着一天的阴雨,初秋的南康镇还笼罩在烟雨朦胧中。记者迫不及待地走进这座古镇,寻访“叶氏水籺”的传人。
在朝阳大道一间普通的民居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叶氏六哥水籺”作坊。
据叶氏六哥叶吉兴介绍,南康叶氏水籺历史悠久,始产于清乾隆年间,传到其父亲已是第八代传人了。上世纪50年代,南康水籺已发展到10家,其中外姓办的水籺占90%。当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叶氏水籺” 味道最好,口碑最好,生意也最好,其他水籺在竞争中逐渐衰落。时至今天,南康水籺仅存4家,其中三家是叶氏家族经营,一家是外姓人的。“叶氏水籺”在市场竞争中,不仅站稳脚跟,而且开枝散叶,形成“垄断”之势。叶吉兴叶六哥经营的招牌是“叶氏六哥水籺”,经营地点是朝阳大道87号家中;叶吉成叶七哥经营的招牌是“叶记叶吉成水籺”,在南康大市场销售;叶三哥儿子经营的招牌是“叶姐水籺”,也在南康大市场销售。
二.不吃水籺 未到南康
南康“叶氏水籺”之所以为广大群众钟爱,主要是不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幼滑可口,配料香甜不腻,是健康的绿色食品。近几年来,“叶氏水籺”销量增大,北海、南宁、浦北、灵山、钦州、博白以及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争先购买。尤其是北海人对南康“叶氏水籺”更是情有独钟,几乎来南康探亲、访友、办事的人士都买上一份带回家,赠送亲友。现在,就连举办结婚、入新居等喜事酒席的,出了作为一道名菜外,还人手一份,让客人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共享。
“到南康不吃南康水籺,不算到过南康。”这是南康人经常对客人说的一句话。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南宁、钦州等周边城市居民对即将要到南康之行的亲朋好友叮嘱的私语。
在采访现场,记者看到一位中年妇女买了几大袋南康“叶氏水籺”。她说,她是南康人,已嫁到南宁,南康叶氏水籺是小时候最喜欢的小吃,虽然在南宁生活20多年了,但一直以来都念念不忘家乡水籺的那种甜美味道,每次回家乡都要都带大量的南康水籺回南宁给亲朋好友、街坊邻里。
三.百年一味 历久弥新
记者走进“叶氏水籺”作坊,亲眼目睹一道美食的诞生流程。这种流程就是叶家祖上代代相传下来的,做出的水籺,百年一味,历久弥新。
做好水籺,关键要在四个方面下足工夫:一是要选好优质大米,米要选白色有胶性的,用水浸泡至手可拧碎,捞起晾干,用磨浆机磨成米浆。二是配料品种要足、准。配料选用赤砂塘、沙姜、八角、大小茴香等10多种名贵中药熬制10个小时才可成,食时加入早已熬制的佐料和混入的蒜米浆即可。三是要严格掌握好火候。将磨好的米浆放入圆铝盘,将圆铝盘放进蒸笼。然后浇上一层米浆,15分钟后蒸熟一层,再放进第二层水粉。这样反复蒸6次,6层厚的水籺即可新鲜出炉了。
这样蒸好的水籺,用手一压,弹性很足。放进嘴里,可以感觉到水籺在齿舌间跳动的劲道。吃起来爽滑筋道,口齿流香,令人“食过返寻味”。
四.提升品牌 做大产业
南康水籺美名传遍十乡八县,销售量很大,每天参与流通环节的约有几千人,年产值达数百万元。
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响当当的品牌,已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抓手,整合骨粽籺、碗仔籺、簸箕炊、糖搞籺、发籺、卷子籺、大笼籺、白糍籺、梢叶籺、虾仔籺、鸭脚栗籺、煎堆等南康著名小吃资源,把他们与南康江改造和老街业态规划结合起来,通过招商引资,打造老街小吃一条街,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
如果您也喜欢那就来吧!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302824425
个人主页:http://wm23.cn/liaohaiyan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66925638.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