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看杭州

家乡区县: 杭州市江干区

10月21日下午举行的世界杭商论坛,是大会的重头戏之一。大会专门安排了“智慧与城市”主题论坛,邀请杭州智慧产业的领军企业家共同探讨杭州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和路径。
杭商畅想未来智慧生活:“未来十年,具有新经济特征的城市,杭州将排入前三位。”身兼主持人一职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就此,提问列席的三位嘉宾,“畅想一下未来五到十年,杭州到底会有哪些变化?”“政府和百姓距离会更加近,在家里或者在路上会更加安全,老人幸福指数会更加高。”杭商代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公司董事长陈宗年说,“杭州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也会站得更高。”“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是智慧经济的最大特点。为了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杭州还可以在哪些方面下工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税根归纳出“三有三缺”的观点。
发展智慧经济 嘉宾提出“三有三缺”观点:“有智慧技术、企业,也有一定的人才和政策扶持,这是杭州发展智慧经济的‘三有’。”胡税根认为,发展智慧经济,是杭州抓到了未来的关键点,“智慧经济代表现代和未来。”但他同样表示,杭州要让智慧经济助力杭州发展,打造像美国硅谷那样,具有现代信息经济的产业链的区域性经济体,还要在三方面下功夫。“虽然杭州有经济产业技术,但缺失打造现代信息经济的产业链,产业生态缺乏。其次,杭州还是缺少人才,这里既包括高端、原创性的人才,也包含缺少职业性、专业化能力的操作性人才。第三,杭州打造智慧经济,还是缺少最优惠的政策。”
转型升级 杭州需要形成产业链优势:胡税根说,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有一定硬实力,也有软实力,“比如有阿里巴巴这样的国际性企业,也有浙江大学这样的人才储备资源,但这些就像散落的珍珠,需要在智慧决策上有所突破,形成产业链的优势,将珍珠串起来。” 对于杭州发展进入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新阶段,浙江网新创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旭光同样认为,“杭州发展智慧经济,将带来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

 

经贸潘文斌(2014-10-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