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初一初二的班主任王老师,两年的时光都是在她的教导下度过的,我很感谢她,是她让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尤其是英语这门功课,下面就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我的这位老师:
她,教我的那一年是24岁,长头发,单眼皮,飘逸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唱歌,写写画画。
说起来也很有缘分,想起当年初一新生刚报名的时候,在我看到我的班级老师姓王,就感觉好亲切的样子,因为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很喜欢的一个老师也姓王。那天我去班级报名,当我看到老师的时候,我很惊讶,这就是我小学三年级的老师吗?可是名字不一样啊,后来我才知道,现在的这位老师竟然是我小学三年级老师的姐姐,你说这是不是安排好的啊。我带着惊喜来到这个班级,心里满满的都是激动。可是事实总是差强人意,比起三年级那个和蔼可亲的王老师,这位简直没法比较,太多的严厉都能用在她的身上,一点都不过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那些比我高一届的学姐听说到我班主任的名字的时候,更多是不愿意多说什么,“相当厉害,以后你的日子要不好过了”,我当时不以为然,只是后来真的领教到了她的严厉。
一般来说,每次测试或者做课后习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回答问题,这个还好,关键你要是回答不上来或是回答错的话,那这一天你就不好过了,她会一直批评你,让你都没话说,还有在讲考卷的时候,每一题她都会问是做对了还是错了,错了的话就会让你站起来,用书或者数学老师上课时用的三角板,或竹竿抽打你,即使那道题全班人都做错了,她也会一个一个到你面前抽打你。还有,每天她都会不定时的到班级抽查,看看我们在干些什么。为了锻炼我们,她让我们按照报名的顺序每人每天找10个英语习题写在黑板上,利用上早自习最后15分钟的时候讲出答案。甚至还会让我们自己出考卷,然后同学相互做。这就是她的教学方法。
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怕当初轮流回答问题时的紧张和焦虑,不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老师,我才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对于一个自控能力很差的我来说,我更喜欢被被迫学习的感觉,有压力才有动力。每次在她的课上我都踊跃回答问题,竟可能的认真听讲,之后成绩也有了比较明显的上升。
我不想把她比喻成园丁,为了我们学生辛勤劳动;也不愿意用灯塔说她点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很普通很平凡,她是一位老师,一位做了我两年班主任的老师。
我很感谢她,我两年的班主任,她的名字叫王中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