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历史

家乡区县: 黄陂区

距今6000—4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以“三苗”氏族为主体的“苗蛮集团”星布于滠水干支流域,历经大溪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更迭与积累,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型城址聚落。 黄陂区南部的盘龙城,是长江流域迄今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这座商代早期城址,在当时不仅是一个地域性的政治与军事中心,而且是南方与北方的一个经济和文化的交汇中心。对于武汉三镇的孕育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盘龙城出土的94厘米长的大玉戈纳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被称为玉戈之王。 黄陂区境古为荆州之城。春秋属黄国之地,楚成王灭黄归楚。秦统一中国后,分楚国为四郡,黄陂属南郡。汉属西陵县。 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地当江、汉之口,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名黄城镇。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黄陂置石阳县。南齐年间,为荣耀木兰故里,在黄陂北部的姚集设置木兰县。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在鹿关城(黄陂区北)置北江州。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为南司州州府驻地,并置黄陂县,系合古黄城与武湖得名。唐初属南司州,为安昌郡郡府驻地。后属黄州。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寄治鄂州青山矶。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还旧治,属黄州路。明属黄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汉阳府至清末。

近现代史

中华民国初年,废府改道,属鄂东道,江汉道。自民国二十一(1932年)年起,先后属第二、三、四行政公署及鄂东行署。 1933年,原黄陂西北部地区划入新建的大悟县。1949年,属孝感管辖。1956年,原属黄陂的谌家矶、常青花园、金银湖等地分别划入武汉市江岸区、东西湖区。1959年,划归武汉市,1961年划归孝感地区,1983年10月,黄陂划归武汉市管辖。 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同意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以原黄陂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陂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前川街道。改革开放以来,胡耀邦、乔石、胡锦涛、温家宝、吴官正、李克强、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视察黄陂区。

     

 

倚楼听风雨(2014-10-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