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内智慧微媒体将取代手机等生活必备(续一)

家乡区县: 浙江省黄岩区

看好智能机器人领域

现在很多VC/PE眼里都还盯着移动互联网,手游、O2O、P2P,事实上这些已经过时了,没什么机会了,不过这也是必然的。你想想,十几年前互联网大潮刚萌芽时,VC/PE都什么表现,很多都说是泡沫,有多少家是真正坚定看好互联网的。

马云刚刚还在路演上说,当初去美国找了30家VC都没融到一分钱。说得太正确了,我太有感触啦!我当年做chinaren、空中网,见了多少家VC,融不到钱,太难了。

IDG是怎么崛起的,就是当初1999年那波疯投互联网,最后你发现,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第一波巨头,一个都不少,IDG都投了。最近我跟IDG合伙人过以宏开玩笑,我就是要做未来智能机器人领域里的IDG。什么都投,一个也不能少。现在正是时候,很多智能项目估值都很便宜,等再过段时间,估值都暴涨了,想投都没法投了。

智能机器人项目的估值你知道涨得有多快吗?我今年年初才投的一家公司,我是天使轮投的,以2500万人民币的估值进的,最近这家公司刚融了A轮,估值已经9000万美金了,半年涨了20倍,什么概念?!A轮投资方都是大机构,抢疯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是下一个腾讯和百度的机会。手机5年后就消失了,你准备好了吗?
笔者观点:

笔者分析了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人类从手工业时代进入机械化大生产时代,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时代。工业革命使机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机械化摧毁了不能投入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工人们在可怕的条件下劳动与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德国实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国想要夺取其殖民地。进入二十世纪初,人类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战争中人类第一次出现机械化武器马克沁机枪,机枪的出现导致了堑壕站的出现和战争形势的变革,军队不在是敲着鼓点集群冲锋,而是偷偷的渗透了。同时一战的进程也因为机枪的出现而出现了重大的变革,这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革命性的。除此以外,坦克、重型火炮、毒气、冲锋枪都出现于一战,此时也发生了空战,但当时的潜艇还是小角色,德国在日德兰海战中惨败给英国,德国意识到在水面作战很难打得过英国,所以战后开始大力发展潜艇。
一战迅速催生了一批像伟大的IBM并以此为代表这样的机器商务跨国公司以解决人类当时时期下的那些狂妄政治家的某些需求。一战是的老欧洲迅速衰败,同时促成苏联的诞生,是的世界政治体制发生了变革,同时为二战埋下了种子;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二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前进的脚步,打破了旧有的殖民体系。声纳、雷达、导弹等等着一系列划时代的武器装备从此改变了人类的战争进程,尤其是原子弹的出现,人类向毁灭自己更近了一步,但是原子弹的出现也从客观是制止了世界性战争的进一步爆发,打成了“危险的平衡”。战后一系列战争的武器、技术在战后,被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加和平和宽广的用途,汽车、飞机、电子、电磁,甚至是核,不够科学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切尔诺贝利、福岛、电脑垃圾、环境污染等等。同时两次世界大战的伤亡惨重也让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和人类的脆弱,人满开始珍视和平(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唾弃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最为惨烈的战争。但是,二战客观上也推进了技术的进步。在二战末期,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向日本的广岛、长崎。这是原子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用于实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永远的伤痛。但是,事物均有两面性。战争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军事科技。而军事技术的和平利用又会极大促进民用技术的发展。所以,可以看出战争对科技是有促进作用的。二战为后面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
二战对科技的间接影响,就是催生了像微软、苹果等这样的伟大公司。微软公司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从硬件时代开始进入软件时代。比尔盖茨从1975年到发布windows95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来研发,这就是他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首富的本质缘由。笔者想请各位问问自己,你能或有勇气花20年的时间来研发在大多数别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产品吗?如果你是VC,你有这样的前瞻性目光吗? 其实他作为世界首富,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而言,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它对人类的最伟大贡献就是windows视窗系统的诞生,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其实更为重要的是,windows OS为不久未来诞生出像Google这样的伟大的桌面互联网公司埋下了伏笔,或者说打好了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Facebook、Twitter等伟大的公司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类的社交等各种需求越来越得到实现。但是人类的需求还远未满足。
所以,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很快进入人机对话的智慧微媒体时代---
如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烂大街了,但一切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提它的必要了。现在似乎已经是智能硬件的时代,智能硬件是一个很大很新的领域,也还没有人是这个领域真正的专家,仅仅是科技爱好者的读者们很难对其有个深刻的认识。但其实只要对智能硬件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有个简单地了解,就能在外行人面前对智能硬件这个高大上的话题侃侃而谈,快来跟雷军君等等学学怎样利用别人的无知来卖弄你的浅薄吧!

鸽姆微媒体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介绍

鸽姆公司(GG3M Inc.)成立于2011年,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一家从事集广电网、电信网、移动互联网于一体的全球首家应用创新型思维研究与运用微媒体智慧的大型直效营销型高科技公司。公司专注于数据挖掘、微媒体研究、移动互联网。研究方向包括互联网进化规律、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人脑中的互联网、网络智慧的产生、互联网的哲学问题、移动互联网研究、微媒体智慧等。致力于打造企业微营销服务的专业机构,促进国内微营销事业的健康发展。
旗下公司有:上海酷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海推客网络策划机构微媒体国际研究院,互联网进化与网络创意智慧研究中心。公司创始人Tony,研究生学历。被媒体及业界称为“全球首席微媒推手(MicroMedia Hyper)”、“中国微媒互动营销第一人”, 被誉为“世纪微媒第一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信息工程专业,于2008年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先后在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做过资深软件工程师、高级架构师、技术总监,并被聘请成为多家国内外知名社区技术专家。2009年,邓斌先后创建上海酷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思涯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并成立互联网进化与网络智慧研究中心,研究互联网最前沿的思想、技术和模式。2011年,凭借对产品与技术的走向与趋势惊人的敏锐度和准确的把握能力以及其非常敏锐的技术前瞻性,邓斌率先创建全球第一家研究微媒体的创新型前沿高科技公司---鸽姆微媒体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以及公司产品核心技术研发。之后他领导成立了微媒体国际研究院,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微媒体研究。中国情结浓厚的他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的微媒体后来人。
鸽姆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微媒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与通信、企业网络构建与企业营销、消费者和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我们致力于为电视台、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微媒体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我们秉承 “创新(Innovation)、标准(Standard)、诚实(Honest)、负责(Accountability)、尊重(Respect)、快速(Express)”的服务原则,凭借一流的产品、完善的服务体系、专业的技术团队和领先的管理理念,以细致、完善、及时的服务为根本,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己任,致力成为最具实力的微媒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我们开发的微媒体智慧化企业管理系统(MWES),是与现时代相适应的ERP系统升级版最佳优秀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打造出一套极具有柔性化的智慧化管理系统,有效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凭借着对电子商务及软件行业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鸽姆秉承着“让您的企业智慧化运作!”之理念,为企业提供微媒体智慧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及解决方案。
鸽姆公司是一家从事集电视、广播、网上购物一体的大型直效营销型公司。公司设立大中华地区第一个以微媒体植入式销售为核心的SEC(Stereoscopic, Enjoy, Culture)商务服务平台,是中国领先的电视购物与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SEC商务服务平台下设《范蠡故事》、《拥抱时尚》、《水浒麦客》栏目是新型打造的三档具有文化气息,而又不失时尚风格的综合类微媒体栏目。
多年的孜孜耕耘,鸽姆公司已建立了“客户为导向”的4C营销模式,以客户(Consumer)为中心进行微营销,关注、满足并引导客户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根据不同客户的自身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微营销解决方案。随时随地提醒并激励我们勇于挑战、不断超越、共创成功,以实现客户、伙伴、员工、股东的最大收益。我们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微媒体领域专业经验,消除信息不对称鸿沟,让人人享有平等的各项权利。

(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