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龙南县是鱼米之乡,鱼常成为客家龙南人餐桌上一道佳肴。客家“米粉鱼”是闻名中外的名菜。
米粉鱼制作很简单,将草鱼放在池中养两天,然后取鱼刨鳞剖腹,除杂切成小块,把切成小块的鱼拌好油、盐、生姜、辣椒等作料,然后,在蒸笼里面放上芋子、萝卜、豆角、青菜等,拌上米粉和作料,用猛火蒸,待蔬菜熟后,即把拌好的鱼摆在上面,再用大火猛蒸片刻,浇上辣椒,生姜、蒜仁等擂成的糊汁,撒上葱花便做成。
蒸米粉鱼要掌握火候,一般猛火蒸10至20分钟,少则鱼不熟,长则鱼不鲜不爽。米粉鱼以热、香、辣、鲜而让人口馋。辣得让人回肠荡气,热得大汗淋漓,吃起来,越吃越过瘾。客家人喜吃自制糯米酒,吃蒸米粉鱼时,边吃粉鱼边酌糯米酒,别有一番风味。蒸米粉鱼要趁热吃,冷了鱼不鲜,香味淡。不但米粉鱼好吃,鱼下面的芋子、豆角、萝卜等青菜也非常好吃。
据说米粉鱼是清朝咸丰年间的一罗姓女子最先做的,她丈夫以捕鱼为生,吃的鱼不是油煎就是水煮,日子一长,便吃腻了。于是,她丈夫要她不煎不煮做一道有鱼的菜,如果好吃,就给她买一对镯子,罗姓女人便想到用蒸笼蒸。自此,蒸米粉鱼便一直成为客家人一道诱人的佳肴。然而,真正使龙南蒸米粉鱼名声大振的则与革命伟人毛泽东有关。1929年,毛泽东首次来到龙南县,后成为共和国上将的陈奇涵请他吃饭。爱吃辣的他一尝蒸笼里的米粉鱼,鲜、辣、热,风味独特,再看蒸笼的四旁各放一个小菜,便脱口而出“四星望月”,从此,“四星望月”的菜名不胫而走,从而使蒸米粉鱼名声大振,成为中国的一道名菜。
米粉鱼好吃,吃米粉鱼时气氛更融洽。客家人热情好客,凡过年过节,谁家有好事喜事者,必请吃蒸米粉鱼。家家户户客人来了,蒸米粉鱼必成一不可缺少的待客肴菜。端上一笼米粉鱼,一坛黄酒,七八个人围坐一桌,边吃鱼,边喝酒,叙旧谊,话乡情,鱼香浓浓,酒香浓浓,情感浓浓,再陌生的人也会心灵相通。最有意思的莫过于中秋节,中秋夜,月色融融,清风阵阵,家家户户,把餐桌摆在庭院中,摆上蒸米粉鱼。月饼、花生米,边吃蒸米粉鱼,边喝酒,过足了瘾,客家山歌一唱,歌声此起彼伏,原本清静的夜晚,变得热闹非凡。
客家人乡风纯朴,温厚善良,乡邻平日里心存疙瘩,甚至有仇怨的,只要请吃蒸米粉鱼,两家便和好如初,即使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来,经他人三番五次去请,他也不好意思不来。
客家龙南人吃蒸米粉鱼内涵丰富。因鱼与“余”谐音,除夕之夜全家老小必吃蒸米粉鱼,祈盼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每逢春节首餐,用红鲤鱼做蒸米粉鱼,希望吉祥如意,生活红红火火、和美幸福。圆圆的笼床,寓意着团团圆圆,每年中秋,再远行的游子,也要赶回家团圆,吃上母亲、妻子做的米粉鱼以表团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