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习俗一览

家乡区县: 白银市靖远县

居住习惯

历史上的靖远,是一个通过移民而得到开发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俗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移居这里的人们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选择居住地点以出路方便、避风御寒、接近水源等为主要考虑因素,慢慢形成了不同类别的人口集聚居住点,从境内许多小地方的命名即可略见一斑。人们历来多选择以城、堡、湾、滩、水、井、泉、梁、岘、塬、沟、墩、铺、川、坪、寺为聚集点,如古城、裴家堡、东湾、糜滩、营盘水、刘家井、红柳泉、砂梁、曹岘、三场塬、烟洞沟、十里墩、二十里铺、吴家川、五大坪、刘家寺等等。在这些聚集点中,有的以同族为核心,有的为历代军屯点,有的以地形地貌等命名。此外,由于这里曾为边陲地带,人们集中一处而居,和防御外敌入侵也有直接关系。住所的形式有堡子、楼房、土房、高房子、土窖、箍窑、棚道、卧铺子等。住户聚集点广布黄河两岸,河谷滩地,土壤肥沃,人口众多,村落密集。有大面积可耕地的川塬一带,人们选择在有泉水的地方居住,海拔较高的二阴山区,因雨水多,气候寒冷,一般都居于避风向阳的地方。

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在靖远农村,人们保持着一日三餐的习惯,清晨起来先劳动两个多小时,于九点钟左右吃早饭,一般以黄米或白米糁饭炒菜为主,在一日中最为重要。午饭在下午一点钟就餐,冷季吃蒸馍,暖季吃凉粉、凉面。太阳落山时吃晚饭,多为煮面食。城镇居民一日三餐,早晨吃早点,一般简单量少,中午米饭、炒菜,晚上也多以煮面食为主。

服饰习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由于存在贫富差距,民众着装差异很大。生活条件极贫困者,衣服夏以蔽体,冬以御寒,油污补丁,无式无样。普通百姓,春秋以大腰裤短褂为主,夏穿汗衫、短裤,多以自制粗布为主,冬着大襟棉衣,俗称 “裹肚子”,天气寒冷时穿羊皮袄。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很快提高,人们的穿着习惯不断发展演变,讲究舒适大方,潇洒气派,追求艳丽美观,雍容华贵。夏季服装有长短袖衬衫、筒裤、健美裤、短裙、超短裙,以及西装、T恤衫、牛仔服等,冬天有棉绒呢大衣、风雪大衣、航空服、宇宙服,以及各类毛衣、皮夹克罩衫等,鞋有中高跟皮鞋,各类凉鞋、布鞋、棉鞋、运动鞋、旅游鞋等,服装名类繁多,色彩纷呈,难以尽述。

四嵩(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