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家乡区县: 渭南市大荔县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即隋文帝,出生于大荔县县城龙卧巷。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中国的又一次统一。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国力强盛,空前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人物简介

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汉太尉杨刚十四世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

早期经历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名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公元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后来又进封为随王,因此新王朝最初定名为"随",后改成了"隋"。
统一全国
杨坚平定叛乱之后,统一天下的对手只剩下南方的陈朝和位于江陵一隅之地的西梁。开皇七年九月十九辛卯日(587年10月26日),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
陈朝的兵力非常薄弱,据估计,只有十万人。杨坚即位后,派贺若弼镇广陵、韩擒虎镇庐江,密谋灭陈。又派兵在陈国农时骚扰对方,纵火烧毁他们积蓄的粮食物资。开皇八年(588年),以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带领水军出永安,共五十一万八千大军,三路大军伐陈。八年十二月杨素沿长江击破陈的沿江守军,顺流而东。但因为施文卿、沈客卿等扣留告急文书,导致陈朝无法把大军从建康调出。
九月,贺若弼和韩擒虎攻下京口、姑苏。沿江守军望风而逃,在建康城外陈军主力与贺若弼、韩擒虎八千部队激战,由于陈军不能合力,被击破。
开皇九年正月二十甲申日(589年2月10日),陈将任忠引韩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陈叔宝,陈朝灭亡。
不久,各地陈军或受陈后主号令投降、或抵抗隋军而被消灭,只有岭南地区受冼夫人保境据守。开皇十年(590年)八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至此,天下一统。
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中国分裂长达280年之久,至此隋文帝再造统一之局,并缔造隋唐盛世


家庭成员
外祖父:追赠上柱国吕双周
外祖母:齐郡夫人姚氏
父:隋太祖武元皇帝杨忠
母:元明皇后吕苦桃
子:房陵王杨勇
隋炀帝杨广
秦孝王杨俊
蜀王杨秀
汉王杨谅
女:
长女乐平公主杨丽华,北周宣帝天元大皇后乐平公主
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
某女襄国公主下嫁李长雅
某女广平公主下嫁宇文静礼
人物评价
齐王宇文宪曾对周武帝宇文邕评价杨坚:“普六茹坚相貌非常,人颇狡诈,臣每见之不觉自失,请早除之。”
隋朝作家李德林在《天命论》中描述隋文帝说:“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
明朝官修皇帝实录《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1374年9月7日),亲自前往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一共十七位帝王,其中对隋文帝杨坚的祝文是:“惟隋高祖皇帝勤政不怠,赏功弗吝,节用安民,时称奔驰。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正统,伏念列圣去世已远,神灵在天,万古长存,崇报之礼,多未举行,故于祭祀有阙。是用肇新庙宇于京师,列序圣像及历代开基帝王,每岁祀以春、秋仲月,永为常典。今礼奠之初,谨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鉴。尚享!”
清朝史学家赵翼感叹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
毛泽东阅读魏征著《隋书》卷二《高祖本纪》后,写下了:“蕴藏大乱。”

PYAngel(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