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洛陀”是布努瑶交际语词,并且是个合成词。“密”,意为“母亲”,“洛陀”,意为“古老”。把两部分合起来,“密洛陀”即是“古老的母亲”。由于历史的久远,“密洛陀”早已人名化,专指古代造天造地造万物造人类的那位女神。“密洛陀”被布努瑶民崇敬为人类的女始祖、创世之母,是一位创造万物的女神,她神通广大,热爱劳动,创天地、创森林、造房子、射太阳、杀老虎,开拓土地,是一个开天辟地的万能创世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密洛陀古歌》是一部集布努瑶的历史、地理、风俗、信仰、民约于一体,熔布努瑶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寓言为一炉的百科经典,流传于广西都安、巴马等地瑶族聚居区的神话古歌,描述了女神密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壮烈业绩。2011年6月9日,都安瑶族自治县申报《密洛陀》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
2011年6月29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瑶族同胞在大兴乡池花村花康屯举行2011年布努瑶“祝著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公祭密洛陀。传说,瑶族创世女神密洛陀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因病于农历五月二十五逝世,其亡灵于农历五月二十九归祖。于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期间,瑶族同胞备上美酒佳肴及五色糯米饭,到预定的场地祭祀密洛陀及其他祖神,并举行武术表演、射弩比赛、斗鸟、跳铜鼓舞、男女对歌等活动。晚上,瑶族老人则聚集在火塘边,轮流高唱密洛陀颂歌,至夜方休。在瑶族心目中,铜鼓是赐予的神物,敲铜鼓就能赶跑鸟兽,保证庄稼好收成。铜鼓被固定悬挂在木架上,击打时,可轮流上场,每次2男1女,男的一个击铜鼓,一个击皮鼓,女的或撑雨伞,或拿斗笠,边舞边为铜鼓手送去一阵阵凉风。最佳的舞者还能得到“鼓王”之美誉。
《密洛陀古歌》其学术价值为:
1、《密洛陀古歌》是神话、传说,从历史科学角度看,神话、传说不能成为判定历史进程的实据,但它是一个民族童年时代对自己历史的朦胧记忆,仍不失其历史研究价值。
2、《密洛陀古歌》所反映出来的布努瑶人的宗教信仰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祖先崇拜的观念贯串整部古歌,有宗教信仰方面的研究价值。
3、《密洛陀古歌》是传授布努瑶生产斗争知识、生存斗争知识、生活习俗的古老教科书。
4、《密洛陀古歌》是幻想神话与解释神话的结合体,想象力丰富、有许多独特的故事和传说,有唱、有诵、有舞、有声、有色、有形,可以说是布努瑶人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大集汇,是研究布努瑶文化艺术的丰厚资料。
5、《密洛陀古歌》保存了大量的语言资料,特别是宗教语言资料,词汇之丰富、涉及面之广泛、形式之独特,实属罕见,是研究布努瑶语言所必需。
http://abc.wm23.com/wxl1331778812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