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张艺谋以执导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主题浪漫的互相映照,善于电影色彩学和捕捉人物内心世界细腻动人的事物,而且每部表现手法也不断更新他的影片在国际上屡屡获奖。早期代表作有《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在国际三大顶尖电影节都有斩获最高电影荣誉奖项——获得过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银熊奖;两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诸多个国际电影奖项。同时也在国内电影荣誉颁奖典礼中,曾三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六次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及华表奖最佳导演等奖项。也曾跨越主演影片《老井》和《古今大战秦俑情》,夺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及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张艺谋导演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国内外获奖次数最多的一位导演。曾被美国《娱乐周刊》评为当代世界20大导演之一、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大风云人物”、新中国60年文艺界十大影响力人物,获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生成就奖、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第51届德国曼海姆电影节颁发“电影大师”等荣誉。
张艺谋曾多次应邀担任柏林、威尼斯、夏威夷等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并先后于2005年、2007年担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1984年,张艺谋又独立担任影片《黄土地》的摄影。在这部片子中,他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造型表现出黄土浑朴、雄伟的壮美。评论界认为,这种手法在美学上是具有开拓性的,张艺谋也因此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摄影奖,从此跨入一流摄影师的行列。
1986年,张艺谋为影片《大阅兵》摄影,该片放映后同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1987年,张艺谋在影片《老井》中担任主角。凭着他的表演才华,他连获了日本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优秀摄影师走向优秀演员,以后又走向优秀导演。
张艺谋擅长运用电影修辞寄寓审美理想,建构电影文本的内在意蕴,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也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双赢。他的电影打上了浓烈的“张氏风格”的烙印,其修辞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鲜明突出、富有民族特色的色彩配置;强调纵深动感的多层次构图;突显隐喻手法。
随着电影时代的改变,张艺谋开始投生于商业与艺术之间的电影。现如今张艺谋的商业片被中国民众广泛认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通常能够掀起不小议论,同时也取得了很高地票房成绩。商业大片代表作有《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曾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2002年他执导的首部商业大片《英雄》全球票房达到1.77亿美元,是中国电影全球票房最高纪录保持者,其作品影响力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拉开了商业大片的帷幕,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