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古驿沐秋风

家乡区县: 保定市唐县

    每逢秋至上谷,我的思绪总能从雄浑的钟声中触摸到这片土地上曾过往的云烟。萧萧秋风,铁马金戈,也许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堆,但自然的物象和人文景观的留存,抑或残垣断壁,杂草丛迹,都能从那古色凝重的墨香中,读出上谷的神奇和伟大。让我深深地理解和体会了这山的巍峨,水的悠长,天的高远,地的辽阔。也正如此,我会诗意地栖居在这远山近水中,用思考的船桨,划开沉淀于河澜里结晶的烟花。
    透过古城南楼之窗,眺望黄羊滩上的漠海长风,品味鸡鸣山的万古尊容。鸡鸣山虽老态龙钟,但气宇轩昂。犹似莲花座上的仙家道人,正穿过历史的每一条缝隙,攀上逶迤的羊肠山道,看着永宁寺沧桑的背影。洋河夕照,晨光沐雨,鸡鸣和唱,俱与日月同辉。
    元代诗人刘秉忠曾为鸡鸣山留下这样的诗句:“烟蒸山腹晴犹湿,河带冰澌暖渐流。独上鸡鸣看日出,五云多处是皇州。”虽然壮写春景,但又好像是在秋里觅花。登高望远,祥云弄彩,皇州东南,慷慨激昂。在壮丽的山河中,酬志满怀,其精神风貌怎不令吾辈钦佩矣。
    雄山堪障。如在精神层面上不亚于一面猎猎的旗帜,苍古泰然,福灵满山,鸡鸣乡野,瑞丽如画。鸡鸣山在历史上已成为北方最热闹的佛院道场之一,那时的鸡鸣山是极负盛名的地方。
    依山傍水而居,是人们在传统上必须遵循的一件事情。由此看来,鸡鸣山巍巍而立,右挑燕山山脉,左踏洋河浩水,南瞰中原平畴,在一般人看来,也会感到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何况是军事要扼,北塞之腹。由于元朝权力核心固守上谷一隅,他们指疆为营,设站赤于鸡鸣山下,作为军事要塞、传递信息和储存物质的场所。到了明朝,同样的驿所功能,让当权者更为看重。夯基垒城,建筑了一方实实在在的驿池,这就是屹立在鸡鸣山脚下的鸡鸣古驿。
    鸡鸣驿建在古商道上,南可入飞狐,西可抵大同,北可过大境门直达库伦。这是北方的重要商道——也可以说是张库大道的发端。鸡鸣山上常年香火缭绕,道场一派鼎盛,来此朝拜的人川流不息。鸡鸣古驿成了名副其实的军事要地和商贾云集的场所。因有派出的官员管理和资金上的支持,鸡鸣驿的繁华程度在当时是可想而知的。
    我无需有意在追寻鸡鸣驿的历史,走进它古老城门的那一瞬,就看到了城中的断瓦残砖散落于萋萋荒草中,到处散发着远古战火的气息。我想,它的衰败是必然的。倒是那修葺一新的书院,让我感到此驿的一时安静。我仿佛听到了那位穿着明服的童女从嘴里蹦出朗朗的读书声,是那样的清丽,宛如鹂鸟的歌唱。我也仿佛看到了童女眸中嵌着热润的泪水,映出她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改为女子学校,我想,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们,一定带着一份历史的厚重。
经年的风雨,总会侵蚀沧桑的古驿。好在我们逢了盛世,鸡鸣驿又重放异彩华光。这一方古驿作为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邮驿,让慕名来访的游客,顺着古道,就能从新感受一次元明清的历史,从萧太后怡亭、慈禧西逃,到邮驿飞马、剑指北塞……历史如浩浩秋风荡来,给我们留下的不止是肃杀和冷冽,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
    攀上古驿宽阔的城道,从鸡鸣山荡来的秋风夹裹着一股凛冽的寒气,扑打在我的脸上。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极目远眺,鸡鸣山愈加巍峨,它像当年成吉思汗手中的重玺一样,厚重地盖在洋河北岸,在苍茫的大地上印下“千秋万古”的朱痕。“绝壁秋空冷,荒坛露气清。野僧留客饭,山鸟为人鸣。以极登临兴,无穷吟古情。浩歌一尊酒,四海共升平。”金人郝天挺《永宁寺》之诗,满怀抒意,祈福社稷安泰,四海升平。这也正是我们心头上常常涌出的潮澜。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riley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7027798.html
Qq:1309404794
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

王尧(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