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入乡随俗(二)

家乡区县: 咸阳市杨陵区

居住习俗
  建国前,土坡地区大多数人靠崖背住窑洞或住地窑洞。平原地区因陋就简,建简单的厦房、草棚。富裕户住土砖木结构的大房。农村人习惯睡土炕(冬季用柴禾烧炕取暖)。
建国后,尤其是1980年后,农村住所逐渐变化。厦房、土木结构的大房被淘汰。村民普建砖木结构的大房、混凝土平房、二层楼和三层楼,屋内为砖地面或水泥地面,粉白墙。门窗由中式变成西式,改纸糊窗为玻璃窗。土炕改为木板床、沙发床和席梦思床等,冬季用电热褥取暖。昔日一般家庭所用银柜、立柜已经消失,组合柜、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影碟机等成为年轻人结婚最时髦的摆设。条件好的已用新型材料装饰建起的新房。
民间艺人秀绝活
  在农高会上,亮相的不只是长相奇异的瓜果蔬菜,更有一些“大隐隐于会”的民间高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宣传家乡文化这个共同的心愿,带着一身好本领来到了农高会上。
剪刀帮 剪纸时装上T台
  在农高会国际馆里,有一群“剪刀帮”,她们都是我省各地的农民剪纸艺术家。其中有一名女性格外引人注目:当别人埋头剪纸的时候,她却穿着一身“剪纸时装”推销作品。此人叫田亚莉,今年51岁,是铜川宜君人,国际剪纸大赛上她的作品曾三获金奖,是剪纸界响当当的人物。

  田亚莉身披紫红色的“剪纸披肩”,头戴“剪纸草帽”,一边唱着“两只老虎”的童谣,一边向周围人推销自己的剪纸作品,还很配合地让大家拍照。“最开始光知道在纸上剪,后来发现在呢子和防雨布等面料上都可以剪,我就开始做剪纸时装啦!”爽朗的田亚莉一会儿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的群众纷纷向她伸出大拇指:“好看得很!”

   “你看这衣服上,有抓阄娃娃、蝠(福)在眼前、吉庆有鱼(余),穿上也漂亮!”田亚莉笑着说,“剪纸时装”只是剪纸艺术的一种延伸,把陕西剪纸文化在服装上体现出来,不仅外国的朋友喜欢,中国人也爱不释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刚刚视察展馆时,她就很喜欢,我送给她一件披肩,让她把咱陕西的文化带回家!”
渔鼓人 神秘乐器怀中抱
  粗犷苍凉的唱腔,清脆悦耳的云板,怀抱一件神秘乐器,柞水县东甘沟村展位的六旬老汉段胜奎,成了乡村旅游展区的焦点人物。
段老汉面容清瘦,上身穿黑色的粗布马褂,打着白布绑腿,脚蹬粗布鞋,一副典型的农家装扮。他坐在椅子上,臂弯夹着一杆看似水烟袋样的乐器,只见他敲几声铜钹,清清嗓子,用方言唱起了自编的《一家和气值万金》,间或拍几下神秘乐器定音。这略带悲声的唱腔渐渐地把观众的思绪引到遥远的山村。
  段老汉说,这件乐器叫渔鼓,他所演奏的就是柞水渔鼓曲。据传,清代湖南、湖北等地向柞水移民,带来了渔鼓戏曲,随着南北文化交流,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柞水渔鼓声腔派别。
这次段老汉被邀请到农高会上演奏,是为家乡东甘沟村的旅游项目做宣传。据东甘沟村村支书张庆平介绍,该村距离著名的柞水溶洞只有10多分钟的路程,山水秀丽,但没有得到开发,非常贫困。近几年,东甘沟村开始打乡村旅游牌,希望借着距离西安较近的地利优势,改变山村面貌。

我是郭玲玲,我为家乡杨凌代言!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911jideU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911jideu
能力秀http://wm23.cn/911jideU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4324542.html

雷雷叫她菜青蟲(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