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魔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别称之一,相对于西方人对上海“The Greatest City of the Far East”、“Paris of the Orient”的称呼,魔都是当时日本人对上海的一种习惯称呼。伦敦、上海、东京、纽约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魔都”。这四个城市都是在资本主义上有高度发展,社会阶级分化严重,主流社会崇尚奢侈。魔都其实可以说成是资本主义的最大化形态的具体表现。从魔都可以看出理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形态。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的不平衡及其明显。用“魔”字来形容最为贴切。于是乎,以伦敦为首的,四个相似的城市,被称为了四大魔都。随着日本动漫文化的渗透,ACG界已经将“魔都”认为是是上海的官方名称。
魔都的起源:魔都一词最早发源于旅居上海的日本名作家村松梢风在大概一个世纪以前的畅销小说《魔都》,在这部作品中村松梢风发明了“魔都”一词来指代上海。村松梢风大概是第一个把上海称为“魔都”的人,此后,魔都一词被许多人用来形容上海那错综迷离的世相。
当时的上海之所以被称作“魔都”,是由于它具有世界其它城市所没有的“魔性”,而产生这种“魔性”的根源,则在于因租界的设立而形成的“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共存于上海的局面。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即(租界和县城)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的结果,使上海成为一座举世无双的“兼容”的都市,由此产生了种种奇特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用“魔都”一词来笼统地概括。
由于风靡一时的经典动画片《中华小当家》第34集标题“魔都上海!黑暗料理界的宣战”的广泛影响,90年代的动漫爱好者们在成为新生代网络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播力量的进程中,一定程度上地推广了“魔都·上海”这样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词汇。而知道这个词的上海人们,如今也逐渐欣然接受,开始自豪地称自己为“魔都人民”,在提到上海的时候,也习惯性地用“魔都”来代替了。魔都相对于“帝都”北京、“妖都”广州而言,特指上海。后来有部分人也使用魔都指代南京。故又有上海和南京分别为“大魔都”“小魔都”的称谓。
魔都的连锁反应:网络文化中流行的城市称谓中,只有魔都一词是有事实的历史渊源的,其他都只是国内的二次元爱好者、网民的自我创造而已。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国家的人将北京称为“帝都”、将广州称为“妖都”、将绍兴称为“仙都”或将成都称为“基都”。现实社会这些都的出现都是“魔都”的扩大化,是人们自发的称谓。在历史上,只有洛阳被统治者法定名称为“神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