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童年

家乡区县: 武威市凉州区

  家乡——张义,此刻提笔将记,一串串早已搁浅的儿时记忆清晰地闪现在脑海,暖人心窝。

  还记得夏日,在武威市大多数地方的人们在忍受着酷日高温时,张义,总是有凉凉的风,低于其他县的温度。所以,没有中暑危险的发生且能避免高温折麽的我们,怎么可能闲坐在家中?我们总是习惯跑到院外,奔走于田间地头,路边河旁……

  还记得村落旁边的那条河流吗?当然!那可是我们儿时的夏日乐园哦!说是一条河流,其实不然,只是两条河流离得较近,我们已经习惯称它们为一条小河罢了。稍大的河流宽约8米,小的则有5米左右,两河相距约4米。水各处深浅不一,有坑洼处大概有2米深,一般情况下,只有50厘米。河水异常清澈,在天的映射下,呈现出清净的淡蓝色。但是,雨后,深度就大大加深了,河水也会变混浊。

  童年,关于这条河流的记忆甚是浓重。周末的午后,充足的阳光照得河水水温适度。小学中高年级的一群差不多年龄的男生总会结伴拉网捕鱼。当然,所谓的渔网,也不过是在杂货店买的不合格产品,一般网格相对较密。通常俩男生每人各自抓住渔网的两个网角,相对站立在河中。一手高,一手低,形成个斜面。尽量附身低一点,将渔网尽可能接近河底。两个人同时沿河流慢慢行走,另找一男生与那俩相对而行,并沿所行方向不停地拨水,这就叫所谓的“赶鱼”,是为了更多的鱼落网。过一会就换一拨人。而其他人,则是附身盯着鱼,瞅准,两手缓缓伸到水中,再迅速捧起双手,不过,用这种办法不太容易捕到鱼。因为在手触动水面时,鱼极易收到惊吓而逃窜。当然这并不是说,网捞的就会很多,小鱼会由于网格较大而幸免被捕。被捕的鱼的去处呢?一部分,因为我们对于鱼的生活习性的好奇而被家养。不过,这些鱼一旦被家养,基本不长时间就命归西天,所有的都无一幸免;一部分,倒到沟里,任其自生自灭;还有一部分,为猫。我承认,这么做是很残忍,但那时候的我们思想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境地。说了男孩,还有女孩呢!我们,不过就是看看男孩们捕捕鱼,跟着瞎乐呵;要么就三五成群,逆河流流向呈一字排开,较量谁不会晕水。有些站几分钟,只听见扑通一声,水花四渐。惨了!回家等着挨收拾吧!还有的沿河采花摘草,一不小心走到河边附近小坡的一口泉水处,索性到不远处的麦田里抽一根麦子,掐掉麦头,就用长长的麦杆做吸管,吸一口甘甜清凉的泉水……就这样一直嬉闹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大家拖着长长的影子,一起相伴回家,分开时还不忘相互转告一声“下周一起再来!”

 

  如今,那条伴我们成长的河流仍然缓缓流淌,然而,一起嬉戏的儿时伙伴却散局在天南海北,有偶尔联系的,也有完全失去联系的。他们中的有些常年居于家中,守着那一亩三分田地,过着自己安稳的日子;有些到外地打工,只在秋收、春节回家;还有求学于外地,在寒暑假回来;还有一部分初、高中没毕业就到外面闯荡,偶尔回来一两次,有些自出去就没有回过家的,可能是很忙吧!不知道那些有机会回家看到那条河流或者没机会回家人在异乡,能否想起以前,想起关于那条河流的往事。不知道有没有人专程去看过它,而且看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忆起那段有蓝天、白云、暖阳、河流还有一群童真伙伴的纯真年代!或者是自离别后就有人回忆过那条河和关于那条河的美好一切。但是,我想说:人离散,河依旧,情谊依旧!

  家乡张义的无名河,那条承载了我们美好童年的小河流,永铭记!我会把关于它的一切,尤其是纯净的儿时情谊,走一生,忆一世,我会把它们小心珍藏!

拾忆(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