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北部、白河上游,邻接北京市。外长城蜿蜒境内。明朝设置赤城堡,清朝改为赤城县。以赤城山得名。农产品有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莜麦等。山区林牧业较发达。矿产有煤、铁、石棉、铜等。工业有建材、采矿、机械、化肥等。名胜古迹有赤城温泉、重光塔等。独石口为长城要隘。
地形地貌
县境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8.75公里,周长420公里,总面积5284平方公里,辖区面积属河北省第四位。境域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黑河、白河、红河纵贯县域。山地面积大,占85.72%;耕地较少,占10.2%,河流、村庄、道路占4.08%。县政府驻地赤城镇海拔890米,赤城县平均海拔945米。
土壤类型
分为4个土类,10个亚类,35个土属,124个土种,其中褐土和棕壤土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9.64%。
气候特征
赤城县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多风少雨雪,阳光明媚;夏季雨量大、次数多,空气清新湿润;秋季天空晴朗,温凉舒爽;冬季寒冷漫长,降雪量较少。全年日照时间长、温差大,风向以西北风和静风为主。年均降水量约在424毫米左右,且分布不均,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15.9天。赤城县平均气温5.5℃,比上年平均气温低0.9℃,其中7月份气温为最高,比年年高1.6℃,比全年平均气温高17.7℃;年最高气温39.4℃,比上年高4℃;年最低气温-28.2℃,比上年低4.3℃。年平均地温7.8℃,比上年低1.1度;年平均相对%,比上年高1%;年降水量535.5mm,比上年多241mm,属正常降水年份。日照2629.8小时,比上年少194.3小时;最大积雪150px,比上年少75px;最大冻土3475px,比上年多500px;无霜期145天,比上年短21天。
经济概述编辑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620万元(快报反馈数),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1169万元,可比增长1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3817万元,可比增长1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1635万元,可比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27.9:43.0:29.1,优化为26.5:46.8:26.7。民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赤城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4568万元,占GDP比重73.3%,实缴税金57620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91.9%,成为推动赤城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75人,完成市任务105%,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1人,完成市任务113%,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02人,完成市任务15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2002年,赤城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33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418万元。[2]
农业
2010年农业丰产丰收。赤城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968万元,同比增长20.1%。其中种植业产值、林业产值、畜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86024万元、13494万元、92568万元、682万元、12200万元,同比增长26.6%、6.1%、16.2%、19.2%、24.8%。粮食总产量101415吨,同比增加58748吨,增长137.7%;油料产量1932吨,增加525吨,增长37.3%;蔬菜产量259400吨, 增加38582吨,增长17.5%,水产品产量682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肉、奶、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7242吨、6720吨、4206吨,同比增长12.3%、7.6%、11.6%。牛、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4.9万头、16.4万头、28.9万只、73.8万只,同比增长12.0%、15.5%、9.8%、70.9%。[2]
工业
2010年赤城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91506万元,同比增长44.4%,实现增加值192299万元, 同比增长38.3%。其中:入统工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45家,同比增加9家;实现产值329188万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增加值129904万元, 同比增长52.7%;实现利税总额50554万元,同比增长199.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95家,个体工业516家, 非入统工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实现产值162318万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增加值62395万元,同比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7.0%,规模以下工业占总产值为比重为33.0%。[2]
建筑业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0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1518万元,同比增长25.8%。
投资
2010年重新修订了《赤城县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对外开放五十条),强调了引资环境的保障,提出了重点项目”一站式”办公审批程序,制定出台了《赤城县重点企业保护办法》,确立了第一批8个重点保护企业进行挂牌保护,成立了企业发展环境治理检查督导组。赤城县与北京山水相依,是北京的饮用水资源基地、生态保护屏障、绿色食品供应基地。[2]
环经济圈
2010年河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
明确提出: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打造”环首都经济圈”。13县:即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
1圈:即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全长999.5公里,面积27060平方公里,人口485.65万人)。
4区: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6基地: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