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神农李
神农李因出产在神农故里,而且与一般李子不同而得名。神农李成熟后皮紫红,色泽美观,表层附灰粉,故又称“灰紫李”。神农李果实大,平均单果重82.8克,最大单果为135克。核小,可食部分达96%,味甜酸,富香气。目前,随县有神农李果园5万余亩,产量达1000万公斤。 神农李具有清肝热,生津液功效,能治牙痛、痢疾、白带、大便燥结、妇女小腹肿满以及水肿等症,还可用去除雀斑及解蝎毒。
随县白果
银杏,又名白果,是世界最古老的遗产植物之一,被称为“活化石”。银杏全身都是宝,果仁是一种高级果品,蛋白质含量比猪、牛、羊、鸡、鸭、鹅还高,具有“敛肺,定喘咳、停遗精、平皱纹、健美容,延年寿”之功能。银杏叶还有治疗冠心病、脑溢血、高血压之功效。银杏树高大挺拨,古朴典雅,是城市绿化和美化环境理想树种。随州银杏素有“四最”之称,即:古老树最多。据考证,千年以上的古银树四株,其中,三里岗红山寺有一株银杏树七人围抱不拢,百年以上的银杏树达1350株;产量最多。全市白果产量达30万公斤,占全省总产量的60%以上,其中最多的是洛阳镇,一个镇的产量占随产量的60%;面积最大,现已有收银杏树15600株,幼龄银杏树8万株,分布在225个村。全市仅以白果树命名的村庄、湾达一百多个;效益最高,一般盛产银杏树,一株一年创产值8000元到12000元。随州银杏,自1976年开始出口,国际国内市场一直紧俏,供不应求。1989年4月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命名银杏为随州市市树。
白果历来是随县收购量较大的农副产品,上世纪80年代丰年可产20万公斤,常年收购量在100吨左右。1996年曾产白果达792吨,占全省总产量的60%以上。随县白果以果核洁白,种仁匀实而享有盛名,成为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白果种仁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分、维生素、钙、磷、铁、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氰甙和白果酚甲等物质,既可食用,又可入药。白果熟食能温肺益气,止咳嗽,治疗妇科疾病,还可减少小便次数。所以过去秀才进考场时都要带点白果吃。白果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可治酒刺,所以它又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之一。将白果捣烂涂在手脚上,可治疗皮肤皴裂。银杏叶可提取黄酮,是治疗心脑血管和高血压的新药。捡一片银杏叶夹在书中,可防治虫蛀。白果因含有少量的氢氰酸,故不能多食。一旦有中毒表现,白果壳煮水喝能解毒。
随县桔梗
在我国中药材中,尤以随县产的桔梗为上乘,解放前习称“随桔”。随县桔梗以其个大、条匀、色白、菊花心为特色。地处桐柏山脉的吴山、万和、天河口、新城为集中产地。历史最高产量达10万公斤。 桔梗喜阳光,对土壤要求较严,一般以沙壤土和腐质壤为佳,因而多生于山坡、沟旁等地。由于野生资源更加贫乏,现以人工种植较多。桔梗别名土人参、和尚花,以根入药。有宜肺、散寒、祛痰、排脓等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痰雍喘促,胸膈不利,咽喉肿痛、齿痛等病症。
随县红头蜈蚣
随县蜈蚣因头红、爪红、个大、药效好而驰名,其产量居全国产区之首,占全省收购量的四分之一,年产量500万条左右,畅销国内外。
蜈蚣性喜阴湿,多栖息于石头、树林烂叶之中,亦常见砖渣碎瓦中,是一种肉食小爬虫。清明至立夏之间是捕捉季节。每当下雨打雷、闷热暴雨前,蜈蚣外出活动频繁,最好捕捉。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本草纲目》中说:“蜈蚣,头、足赤者良”。中医以干燥全虫入药,性温,味辛,有毒。有祛风、定惊、止痛功效。主治中风、破伤风、百日咳、惊厥、偏头痛、恶疮、蛇咬中毒等症。蜈蚣还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
崔霜莹能力秀主页 崔霜莹梧桐子主页 崔霜莹新浪微博 崔霜莹新浪博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