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人欢迎的还是徐家豆沫。每天早晨,这里顾客盈门,从老人到小学生,来往行人都要到这里吃个油条,喝碗豆沫。豆沫,也叫甜沫,很多地方都会做。
可是临清的徐家豆沫不一般,简单地看一下他们的制作,你就会明白。豆沫本不是以豆子为原料,而是用泡好的小米上水磨推磨而成,徐家豆沫之所以能招来顾客,因其制作讲究,实实在在,每15斤小米添加白胡椒4两,花椒4两,小茴香3两,可谓货真价实。
这家店主徐振海师傅祖孙六代都以做豆沫为生,三个孩子都以做豆沫为职业,大约做豆沫有一百二、三十年的历史了”。
由于他家制作豆沫用料实在,很受顾客欢迎,他们每天风雨无阻,停了电就用拐子磨,有了电就用电带磨。徐振海家做豆沫还有一招,烧锅时不用煤炭,而用木墩子,以防糊锅,保持原味,怪不得人们都愿喝他家制作的豆沫呢。
豆沫是一种小吃,价格也不贵。古龙先生说:“天下的小吃,道理大多是一样的,都是以‘好吃、经济、实惠’为主要条件,其中‘好吃’一项,自然要列为第一优先。”豆沫这种小吃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正是它的“好吃”。许多外地朋友不知道豆沫为什么用小米做,如果你了解中原人的性格,就会知道,中原的饮食文化其实博大精深,也许它不如四大菜系那么棱角分明,却自有老祖宗代代相传的一套哲学在里边。
郭德纲的相声里,有一个关于豆汁儿的段子:说是走在大街上,看见两个人,“咚”一脚踹翻,拿一碗豆汁儿“咚咚咚”一灌,开口骂的,肯定是外地人,如果擦擦嘴问“有焦圈吗?”这人,绝对是北京人。豆沫与油条是绝配,喝上一口豆沫,咬一口油条,那滋味,沁人心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