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清明,人们祭祖插柳。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的俗语。
四月农忙季节,这时常有鸟叫,人们据鸟音各解其意,农民说鸟叫的是“割麦插禾”;蚕妇说是“看蚕看火”;行人认为是“公无渡河”;学子认为是“切磋琢磨”;闺秀听见了说是“描花绣朵”;看山人说是“莫摘花果”。 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造龙舟。称为“打龙船”。以前按城门方位造不同颜色的龙船,如南门红船,西门白船。
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空城来观龙舟,说不打龙船人易得疫病。农村无水就用纸作龙舟形状出游,游完即烧掉,俗称打鼓送瘟船。龙船竟渡的时间从五月初一开始到初六结束,如果这几天老下雨,人称划船雨。
六月,割早稻前要祭祖,祭时用鱼不能用鸡,因为“鸡”音似“饥”。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九月重阳节与其他地方风俗相同。十月初,农家用糍糕喂牛,还把糍糕粘在牛角上,将牛赶到水边照牛影,这叫“接牛角”。 牛赶到水边照牛影,这叫“接牛角”。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三十人们祭祖、过年。年饭一般在年三十的黎明吃,饭里要放些豇豆,用长命菜做羹。人们相互走动叫“辞年”。临告别时常说“漫漫过岁”,表示徐缓平安地度过岁末。除贴门神贴春联外,人们还要用红纸剪出“挂门笺”挂贴在门上,孝感的雕花剪纸颇有特色。年三十傍晚挑足用水,扫净地面后将扫帚藏起来,箱笼均上锁,表示三日之内不出不进。年三十晚上“团年”,人们通常围着火塘彻夜不眠,称为“守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