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美食之余姚杨梅

家乡区县: 浙江省江北区

余姚

杨梅,颗大、色艳、汁多、味重,自古名噪海内外,其种植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而且据境内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七千年前就有野杨梅存在。由此赢得“余姚杨梅冠天下”的美丽盛誉。1995年,余姚被中央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2004年被评为“杨梅原产地”。现有栽培面积8.2万亩,常年产量2.5万吨左右,是全国荸荠种杨梅主产区。 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初,余姚市举办一年一度的杨梅节,在该市的河姆渡镇、三七市镇、丈亭镇、牟山镇、马渚镇都会联合举办“杨梅之乡欢乐游”主题旅游活动和杨梅山灯谜会、西山白杨梅品尝等活动。

东山枇杷采摘回,城市农夫玩出瘾,眼见着杨梅渐红,车友们又开始商议起自驾果园新计划,盘点来去,决定去余姚,谁让“会稽杨梅天下为奇”呢?俱乐部探“梅”先遣队,前日出发踏遍余姚梅林,酸甜讯息新鲜出炉,余姚诸多杨梅观光基地,让这个季节的采摘自驾可以随意行。

上海出发余姚高速驰骋2个小时,以余姚为中心匆匆走了一遭,沿着省道行入东西南北杨梅分布点,亲身感受“杨梅之乡”名不虚传,余姚的6月定当是一个口水泛滥的时节。

杨梅是我国的传统名果之一,曾被历代诗人所歌咏,留下许多名篇。明代大学士徐阶以“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能到长安?”一诗,颂其味胜过荔枝。同时,杨梅还富含蛋白质、糖、钙、磷等多种维生素,有生津止咳、帮助消化、利尿益肾、去暑解闷等功效,所以除了有较好的品尝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愤恶气。”经现代科学技术测定,杨梅的核仁中含有维生素B17,有防癌治癌的作用。

余姚杨梅,颗大、色艳、汁多、味重,自古名噪海内外,其种植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而且据境内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七千年前就有野杨梅存在。由此赢得“余姚杨梅冠天下”的美丽盛誉。

余姚杨梅节开幕式在丈亭镇举办。同时,位于余姚市杨梅主产区河姆渡、丈亭、三七市、马渚、大隐等地的60多个杨梅旅游观光区开始迎接游客。 余姚杨梅文化节

余姚杨梅节将从15日持续到30日,期间举行吃杨梅比赛、摘杨梅比赛、游客最喜欢的杨梅旅游点评比等系列活动。为方便游客出行,杭州至余姚、上海至余姚杨梅旅游专线也于昨天开通。 据悉,余姚新建设的杨梅旅游观光区建有配套的休息亭、厕所、上山游步道和停车场,统一制作了交通引导标志,设立了游客接待机构,配备有接待和导游等工作人员,一天可以接待5万人上山采摘杨梅。 记者在昨日开幕的2006余姚杨梅节上获悉,小小的一“颗”杨梅通过与经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对接,“含金量”大增,如今已成了余姚市7个杨梅产区乡镇的致富“法宝”。目前,该市丈亭、三七市等7个乡镇的60多个杨梅旅游观光区已全部挂牌,预计今年将接待各地游客达3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多,可直接创收上亿元。 余姚杨梅节已举办多年,但跳出“杨梅山上摘”模式,给杨梅嫁接上最时尚的“乡村游”、“农家乐”等旅游、文化新内涵却是最近两年的事。余姚先后推出了“千人、万人摘杨梅”、“杨梅之乡欢乐游”等主题旅游活动,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满山红果,一下子做热了余姚“农家乐”风土人情游。由卖杨梅转到卖“旅游”的梅农们不再担心杨梅丰收时会坏在枝头,杨梅、农家菜、休闲观光一起上,很快鼓起了梅农的“腰包”。去年杨梅节后,杨梅旅游乡镇三七市各家银行的存款总额一下子新增了7000多万元。 旅游区的梅农富了,其他地方的梅农眼红了,纷纷主动要求成为旅游接待点。预计在最近两年将内达到100家。(宁波日报记者吴俊琦通讯员蒋玮记者左文辉余姚记者站龚宁叶初江)[1]

 

吴莹(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