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府

家乡区县: 福建省建瓯市

公勇严勤
校训,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教师的育人坐标,是学生的行为准绳。早在民国初年,建瓯一中就确立了“公、勇、严、勤”四字校训。百年来,这一校训激励着一代代的建瓯一中人,形成了建瓯一中“顺应历史,奋勇向前”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严谨尽责”的可贵精神。
公—以天下为己任
“公”即“公心”,它体现了学校在建校初期社会倡导的“天下为公”理念,强调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今仍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纵观建瓯一中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的发展始终与时代同步,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全校师生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以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为己任,重视培养待人公平,断事公允的人格品质。学校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一中人“教育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的奋斗史。
勇——膂力和胆识过人
“勇” 即“智勇”,古人云:“膂力和胆识过人称之勇”(膂lǚ力即体力)。“勇”的内涵不仅体现在“体魄”,更体现在“责任”和“智慧”。学校的发展始终是和国家的兴衰同呼吸、共命运的。学校发展初期,时代赋予学校“雪耻救国”的教育使命。“知耻近乎勇”,培养勇士以雪国耻,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它的光荣任务。如今中华民族已从“雪耻救国”转向“科教兴国”,新时期赋予学校新的历史使命,学校教育应重在培养具有“智者之勇”、“智慧之勇”的“智勇”型人才。

范爱玲(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