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市位于广东中部、西江中下游,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东与珠江三角洲腹地接壤,西与粤西相联,处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资源丰富的西江经济走廊结合部。市城区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肇庆市隔江相望,距广州90公里,香港138海里,西江黄金水道、三茂铁路、国道324线以及广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市总人口73万,多为汉族广府民系。
建县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县东北有高峡山。据:有“高要峡口”而得名。曾是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驻地。1988年将县城迁往西江南岸,1993年9月撤县设市。
2000年,高要市辖19个镇:南岸镇、白土镇、白诸镇、大湾镇、活道镇、回龙镇、小湘镇、河台镇、蛟塘镇、金渡镇、金利镇、乐城镇、莲塘镇、禄步镇、马安镇、水南镇、笋围镇、蚬岗镇、新桥镇。2002年,高要市辖19个镇(南岸、金渡、金利、蚬岗、白土、回龙、蛟塘、莲塘、活道、新桥、白诸、马安、大湾、禄步、笋围、小湘、河台、乐城、水南),324个村委会、26个居委会,2003年4月18日,撤销马安镇,并入南岸镇,全市由19个镇改制为18个镇,324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总面积2196平方千米。市政府驻南岸镇。总人口72.89万人,外来人口26441人。2004年3月,高要市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撤销笋围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小湘镇;撤销南岸镇,设立南岸街道。3月8日,南岸街道办事处成立并举行挂牌仪式。南岸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南岸镇区划,有6个居委会、10个村民委员会,面积为70.75平方千米。撤销笋围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小湘镇工作在3月4日完成。撤销笋围镇并入小湘镇后,小湘镇人民政府管辖原小湘镇和笋围镇的行政区划,有2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委会,面积200.43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12月31日,高要市辖1个街道(南岸)、16个镇(金渡、金利、蚬岗、白土、回龙、蛟塘、莲塘、活道、新桥、白诸、大湾、禄步、小湘、河台、乐城、水南)。
全市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恒兴水产有限公司、振业水产冷冻厂、联发工艺厂等15家企业成为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创品牌工作卓有成效,高岗围沙糖桔、金利“霸王花”等25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市水产公司的罗非鱼基地、罗氏虾──南美白对虾基地等18个生产基地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孖宝牌”花生油和“新家欢”大米2个产品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认定,“孖宝牌”花生油还获得了全国“放心油”称号。200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3.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70.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277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实现了40%左右的增长。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40.2%,是2005年的2.18倍,实现了两年再造一个规模工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38.8%,财政综合增长率达到65.36%,在全省67个县(市)考核中排名第一。今年1至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尤其是地方财政一般收入预算收入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53.2%,预计全年达到7.5亿元,财政收入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高要人文荟萃,英贤辈出。唐代有一代禅宗大师陈希迁,在六祖慧能门下出家,在其后的禅宗五家,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传承都渊源于希迁。宋代高要县城明直里梁氏一门两代三进士,明代莲塘梁氏一族考取了10名进士举人,贡太学者20人。明末清初,高要文风渐炽,书院林立,大批学者来此讲学传道,推动了高要教育的发展,苏廷魁、吴桂丹、冯誉骥等人考进了翰林院,何昆玉金石篆刻成就斐然,邓子舟灰塑艺术名扬省港,邓福所创洋篮飘洋过海,蔡九仪将少林武术带进岭南开创南拳新流派。建立民国以后,不少高要青年投身军旅,涌现出余汉谋、梁寒操、马炳洪、林湛、唐云山、罗懋勋、吕鉴周等国民党上将和中将,其中有的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类拔萃,如梁寒操先后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常委、中央宣传部长,著述甚丰。康有为的学生陈焕章从晚清进士到留学取得博士学位,任民国议员,他创立了孔教,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孔教学院。刘泽荣连任三届全俄华工代表大会执委会主席,曾出席共产国际第一、二次代表大会,是最早见到列宁的中国人。早年赴美国留学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被称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曾率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的邓兆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杰出将领,历任海军副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国画大师黎雄才以“黎家山水”享誉艺坛,成为岭南画派的一代宗师,获得中国第一届“金彩奖成就奖”,是国画界的第一人。黄友棣的音乐作品享誉港台,被称为“音乐菩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