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的家乡——和林格尔的文化,我不是很了解,但我从2008年的呼和浩特信息报上看到一篇关于我的家乡文化底蕴的文献。我觉得不错,也就引用此文了,希望能通过此文来做到对我家乡历史文化的推广。关于家乡的历史文化,我觉得应该从以下这几个点说明。
1.以挖掘盛乐文化为主,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文化大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盛乐-和林格尔的名片
和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盛乐”一词源于“成乐”。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在古阴山南麓置定襄郡,郡治设在成乐县,即今和林县盛乐古城。公元258年,拓拔鲜卑迁居此地,开始建都立业,先后建立代国和北魏政权,并将“成乐”更名为“盛乐”,取之“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之意。盛乐城从而成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第一座都城。
1999年,和林县建成了文化广场,命名为盛乐广场。同年,开发区破土动工,亦命名盛乐经济园区。其后,南山百亭园建成,也以盛乐冠名。2006年2月,盛乐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和林县开幕,与会专家教授就“北魏盛乐历史文化与和林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讨。同年,在盛乐古城遗址东侧盛乐博物馆完成设计并破土动工。目前,盛乐博物馆已基本完成建设,国内唯一一座以展示鲜卑历史文化为主的主题博物馆展现在世人面前。博物馆采用国内最新的半地下覆土式,分为盛乐古城春秋史展、鲜卑民族历史与文化专题展、小板申东汉壁画墓复原陈列展三个展区,以翔实的文物展现了和林县这一段显赫的历史,集文物保护、文化开发、商业旅游于一体,将成为展示和林县盛乐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盛乐古城遗址,和林县已对盛乐古城遗址保护规划进行编制,明年可开工建设。盛乐已成为和林县的文化品牌,成为和林县的名片。可以说,盛乐不仅是和林人对一段辉煌历史的自豪,更是对今天发展的一种期盼,也反映了和林人盼望繁荣昌盛的一种心结。盛乐,在和林县不仅是一个时代国都的名称,已经上升为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品牌。
2.剪纸-和林格尔文化的活化石
2008年,和林县剪纸成功申报了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剪纸这一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传统文化重放异彩。
剪纸是和林县传统的民间艺术,但随着民间传承人的减少面临着传承的消失。为抢救、发掘研究这一具有草原与中原文化双重特色,融合北方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典型原生态文化活化石的民间艺术。1998年7月自治区第一个旗县级剪纸学术组织--和林格尔剪纸学会正式成立,在学会会长段建珺的组织下,全县挖掘出以百岁剪纸老人张花女为代表的一大批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人。同时,段建珺把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引建了课堂,涌现出一批年青的传承人。在学会的努力下,和林剪纸走出了乡门,展现在国内外民间艺术舞台,先后有300多件作品获奖,先后获国家级金奖、特等奖、一等奖40多次,其中包括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和内蒙古艺术创作最高奖“萨日纳奖”,出版了三部《和林格尔剪纸集》,其中一部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2003年文化部授予和林县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6年8月,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在和林格尔县隆重召开,标志着和林县的剪纸艺术正走向世界。
3.盛乐百亭园-中国最大的亭文化景观园
和林县南山原是一座光秃的小山包,为改善和林县城关镇的环境,打造一处集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景观区,和林县于2000年开工建设了盛乐百亭园。该园以机关干部义务植树形成的生态景区为基础,拟建九个景区,目前已完成了中华钱币坛、百亭园、宗教文化园部分等三个景区。中华钱币坛讲述中华五千年货币史,选取在中国货币史最具代表意义且形制和钱文精美的钱币108枚,仿照真钱放大石刻而成,已获得了注册版权,为中华一绝。百亭园展示了中华独特的亭文化景观,以1:1的比例遍仿天下名亭70余座。和林格尔春秋碑,在百米碑墙上,用简洁流畅的雕刻语言讲述了和林格尔悠久而辉煌的历史。随着旅游方兴未艾的发展,和林人越来越注重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正是文化上的这种空间差异性,形成了和林的文化特色和优势,从而吸引着中外游客产生旅游的动机,使旅游从表现在形式上的空间移动,变成在空间移动中实现精神上的文化追逐。2007年,和林县又开工建设了东山书法艺术园,以展示书法、剪纸艺术为主,可以让游客体味十二生肖、剪纸等浓郁的民族文化韵味。随着景区旅游设施的日趋完善,文化品位的进一步提升,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4.群众文化活动--整合文化与经济的节庆活动
如今,以民俗为基础、以节日为载体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活动正在和林兴起,使深厚的文化底蕴得以绵延不绝,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蔚然成风。
围绕打造文化大县,和林县坚持以繁荣文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宗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举办盛乐金秋文化节、歌舞大赛、文化节专场演出、公园文化活动等,先后有中央芭蕾舞团、东方歌舞团、铁路文工团、同一首歌等大型演出活动在和林县举行,大大促进了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每到周末、傍晚,街心公园、文化广场等到处是自娱自乐的人群,健身舞表演,器乐演奏等,成为和林一道构建和谐社会的靓丽风景。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互动得到了"双赢"的结果。目前,和林县已形成共识,将持之不懈地构建、塑造文化,文化必然会成为和林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