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长城遗址——中国长城之父

家乡区县: 镇平县

镇平北部山区自西向东绵延有数十公里的千垒石城寨,据专家考证为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尤以县城东北部12公里处的老庄镇杏花山上的楚长城保存最为完好。该遗址是春秋时期楚国军事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大体修建于公元前678年以后10年间。主要分布在杏花山脉的老君山、大关口、小关口一带的山脊上,总长4.5公里,清同治元年三月曾得到大规模的修建。楚长城依据高山、古道、关隘等,起伏转折,高低错落,沿杏花山脉,整体呈南北走向蜿蜒而行,雄伟壮观。城寨和城墙均以石块堆砌,特别是构筑城寨的城墙,垒砌规整,断面呈梯形,上宽约0.8米,下宽约1.2米,在保存完整的城墙上保留着较完整的垛口,垛口连续呈“山”字形分布,一般为1米左右一个,垛口宽0.8米,高0.5米左右。楚长城历史久远,品味较高,被学术界誉为“中国长城之父”,是中华民族古国的重要象征,闻名海内外。

干垒石与“土龙”,成为楚长城最通常的存在形式。这与楚长城的建筑原则有关。其奉行的是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无土用石的原则。这些城墙石块的大小搭配十分讲究,其根据地形的凸凹变化,采取不同的砌筑方法,平垒、斜垒、斜立垒、立垒等,变化多端,且石与石之间没有任何东西。在城墙断面建筑上,则采取上小下大的梯形构造,这样显然不容易倒塌;较大的城墙则采取里外砌石、中间填充碎石与土的形式,夯实之后不但坚固,还可使得上部的城道平坦易走;墙内每隔一定距离或在城门等重要部位都砌有登城的台阶,与墙内的道路相通,而对城外的人来说,则完全是封闭的,除了防守森严的城门外,外部的人很难进入城内。

童话(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