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查茶简介

家乡区县: 潮州市湘桥区

 潮州工夫茶对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和品味都有一整套讲究,称茶经。民国时期潮人翁辉东写的《潮州茶经•工夫茶》有较详细叙述。凡烹茗,以茶为根,以水为本,火候佐之。这里仅作简单介绍。

一、 择茶:用上等的乌龙茶,如福建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武夷岩茶、凤凰单枞茶、台湾乌龙等,其它茶类如红茶或绿茶都不合适冲泡工夫茶。
二、 选水:陆羽《茶经》云:“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即泡茶用的水,以山泉水最佳,清冽甘醇;其次是河水,但要远离家居且无污染;井水较差,因含矿物质较多,影响冲泡效果。
三、 茶具:工夫茶“四宝”即“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枫溪砂铫,潮阳红泥炉”。茶具要求“一式多件”,茶壶、茶杯,盖瓯、茶盘、茶洗、茶垫,茶巾,竹夹等。选择茶壶,标准是:“小,浅,齐,老”。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为珍贵。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杯亦 “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
四、 燃器:潮阳红泥炉(俗称“风炉仔”);枫溪砂铫(俗称冲罐,茶锅仔);潮阳颜家锡罐;挑火、钳炭铁钳;潮安陈氏羽扇;羽扇是用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燃料以橄榄核炭最为珍贵,绞只炭次之,以之烧茶,焰活火匀而不紧不慢,干柴、松炭、杂炭和煤炭燃烧时生杂味,不宜采用。
五、 配套:主要包括摆设茶具的茶几,装茶叶的锡罐,装水的水钵,装茶渣的茶桶,外出时装茶具的茶担等。
潮州工夫茶集茶理、人理、情理于一体,通过泡茶、敬茶、品茶,增进友谊、协调人际、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无论是远方来客、生意往来还是矛盾与冲突,一杯热茶、一声问候,起到滑润济作用,无形之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潮汕人提倡尊贤敬老,无论是专业的“工夫茶座”还是民间的“闲间茶座”,年轻人泡茶敬长辈,长辈也常在品茶的过程中借题发挥,对年轻人进行点拔和启发,在这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年轻人也较易接受。同时,遍布乡里的民间“闲间茶座”也是搜集信息,传播知识的场所,经常光顾茶座者也可以交流思想,培养感情,增长见知;工夫茶提倡用料精挑细选,每一件茶具都是能工巧匠经过精工制作,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煮茶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力求完美;工夫茶座讲究环境古朴清静、格调高雅。总之,以茶会友,品茶论道,修心养性,追求“以和为本”的超然脱俗的境界,就是潮州工夫茶的核心理念之所在。

周哲(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