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总兵府

家乡区县: 广东省南澳县

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广东汕头市 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的。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

由于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所以一个小小海岛竟划分由广东和福建共管。中间由雄镇关做为分界线。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

明清两朝,到南澳上任的总兵副总兵共有157任147人,他们都为国家的海防建设作出过贡献。现在衙署已辟为博物馆,保存有许多重要海防资料。总兵府前有两棵大榕树,据说已有410年的树龄,其中一棵树围达14米,枝叶繁茂,生机旺盛。据说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招兵去收复台湾。所以这树后人又称“招兵树”。1997年树下又增置郑成功花岗岩雕像一座。


总兵府前现遗存有八千斤,六千斤土炮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铸造,两尊炮原分别架设于深澳草寮尾和深澳东门外,1984年移放于此。总兵府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南澳保存的古碑,其中一块是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一块税务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副总兵晏继芳建,座南朝北,为明、清副总兵和总兵驻地。从明万历四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先后有173位副总兵、总兵莅任,统辖粤东、闽南兼台澎海防事务。现在原总兵府旧址建成了全国第一座海防史陈列馆,并已动工对总兵府进行修复。

在总兵府前,有两棵榕树,左边一棵为“郑成功招兵树”。166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该树下张榜招兵收复台湾,时至今日,古榕历400多年仍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树高20米,主干环围13.5米,树冠直径30多米,基部盘根错节,崎岖凹凸,扁平处如战舰乘风破浪,起突处又象稳立于地面的指挥亭,令观者拍手叫绝。


同时,总兵府内收集有明、清名人的墨宝碑刻,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港约、税务碑刻,并有鸦片战争期间制造用于抗英的八千斤和六千斤大炮两座。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kai0824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5426005.html 

杨锴(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