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泽不够好,但我深爱它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深泽县

地方小吃

高庙扒糕

     源于河北深泽县高庙村又以高丑子的“丑子扒糕”最为有名。扒糕源于何时已无法考 高庙扒糕究,据今年已80岁高寿的扒糕世家传人高丑子回忆,他的爷爷就是做扒糕的好手,到现在他的孙子止,已是第六代传人了,据此推算,扒糕少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扒糕的主料是荞麦面,加上花椒,小茴香等调料,搅拌均匀,开水下锅,煮熟后趁热定型为二两左右的圆饼,凉晒即可食用,食用方法是将扒糕切成小块,沾上以蒜泥、姜末、葱花、香油等配好的调料,具有蒜香可口,绵软有劲的特点。深泽扒糕以荞麦为主料,不添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典型的绿色食品,常食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保健功效。目前,扒糕已遍布深泽全县各地,集日尤多,仅高庙一村就有40多户群众常年经营,日产5000多个,同时在辛集、保定、石家庄等地设有常年销售网点。

西河肉糕

     泽肉糕起源于西河村,创始人是晚清时期西河村的李洛提,俗称 西河肉糕西河肉糕,闻名衡水、保定、任丘、石家庄、天津、北京等20多个县市,位居深泽“美食三绝”之首。

     据西河肉糕第三代传人李喜群介绍,西河肉糕是他的爷爷李洛提发明的,据家谱记载,李洛提出生于晚清1871年,成年后在一富户的肉坊里打工,年终他得一块驴肉,由于人多肉少,便将驴肉切成细粒,放入调料,煮熟后加入淀粉成形,切片当肉食用,从此味美可口的西河肉糕便诞生了。李家代代相传,配方秘而不喧,至今已有五代传人。

    工艺:西河肉糕以绿豆、红薯淀粉为主料,驴肉、驴油、香油为辅料,以多种调味品为佐料。制作方法是将驴肉切成细粒,用煮肉的老汤将淀粉、肉末、油一并调好,放入盆中,加入调料蒸制而成,具有色泽红亮,香而不腻,老少皆宜的特点,当地人不就任何佐料可一气吃饱,是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地方名吃。

烧饼裹肉

      深泽的烧饼裹肉是深泽民间的传统小吃,相传由清代流传至今。其选 料、和面、烧 烧饼裹肉烤、裹肉等十分讲究,首先是选择上好的精面粉、花生油、花椒面、芝麻等原料。制作方法是面粉加水、用力搅和,将就三光:面光、手光、盆光,然后放置半个小时带用,叫醒面。肉瓤是烫面,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花椒面和食盐,用油烫制,油温要适中,不可过高,防止将面粉烫糊,第二步是将烫好的面裹进醒好的面季中,翻边推擀,做成圆形,放入特制的烙子上翻烤,燃料用无异味的木炭为好,翻烤时不断擦油增温,熟透即可。这样制作的烧饼,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香酥可口。深泽的烧饼裹肉的裹法讲究,肉食以小驴肉、牛肉、猪杂、西河肉糕为主,尤以小驴肉和西河肉糕为上品,最为独特。

nana(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