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法之乡——郸城
2008年,该县成功荣膺“中国书法之乡”称号,获得了第一张国家级文化名片。目前,该县拥有书法协会27个,国家级书协会员16人、省级会员59人、市县级会员2100人,研习书法的3万多人,书法爱好者达20多万人;书画收藏价值预计达1亿多元;每年举办大型书画交流活动20多次,来郸从事书法交流人数达2万多人,外出交流人数达2000多人,成交额每年都在500万元以上,规模居河南之首,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书法之乡”名副其实。
书法基础深厚。目前,该县拥有国家级书协会员10人、省级书协会员59人、市县级书协会员2000人,研习书法的有3万多人,喜爱书法的达20多万人,在河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次。 书法风格各异。该县研习的书法风格不仅有传统的“王羲之、王献之”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黄庭坚”体等,还有热宠的现代体“毛泽东”体、“启功”体、“张海”体等,更有郸城书法家闫春茂研习的“女书”,书法家李国立研习的“东巴文”等,堪称“甲骨文”鲜为人知,受到全国书法界的关注。
书法组织健全。该县先后建立了书协县直分会、老年学会和少儿学会,22个乡镇办事处和几家大型企业全部建立了书协分会,6所高中、27所初中成立了书法学会。县有关部门组织创办了云海书法院等13个民间书法团体,形成了强大的创作队伍和创作力量。
书法交流活跃。以郸城书法院、郸城文联书法院为主阵地,每年开展各种规模、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专题展、个人展以及全国巡回展、邀请展等书法交流活动100多次。
书法渐成产业。郸城籍书法艺术界名人顺应时代潮流,纷纷走出郸城到北京、上海、沈阳、威海、桂林、深圳等大中城市传播交流书法艺术文化,积极开拓文化产业经营活动的空间。目前,该县书法界名人创办书法院、艺术馆等民营实体达30多家,遍布全国大江南北,各书法院、艺术馆每年总收益都在2000万元以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