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来到福安坂中畲族乡日宅村,探访畲民制作乌饭的独特技艺。
乌稔树生长在海拔300多米的山林里
日宅村位于海拔300多米的福安西部,全村330多人口,是个纯畲族村庄。每年的“三月三”,这里的畲族男女都要踏青采回一种叫做“粘米乌”(乌稔)的植物,熬汁后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食用。去年刚被市里定为畲族乌饭制作技艺传承人的钟第五大清早就上山采摘乌稔叶了。
新鲜采摘的乌稔叶先要洗净切碎
乌稔叶采集来清洗后先要切碎,然后放到石臼里手捶捣,直至流出紫黑色的汤汁。钟第五边给我们示范,边讲解乌米饭的制作流程。“切碎的乌稔叶连同汤汁要装在桶里再浸上五六个小时,让叶片的养分与汤汁充分地融合,再用布袋将汤汁过滤,除去叶渣,装在锅里加热至80摄氏度,再放入精选的煤炭糥米浸泡24个小时。”
畲民轮番捶捣乌稔叶
等白花花的糯米变成了紫黑色,再捞起放在木甑里蒸熟。“30斤糯米要用12斤乌稔叶,乌稔叶不能用太多,太多味道太浓就会变涩,太淡了做出的乌饭就不会发黑发亮,所以这一道工序特别重要。”钟第五介绍。
用布袋将汤汁过滤,除去碎渣
一个多小时后,清香扑鼻的乌饭端上了餐桌,油黑透亮,食之,则一股淡淡的草香扑鼻而来,清香糯柔。
浸泡好的乌米开始上木甑蒸熟
“乌饭节”相传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饥渴难当,他们以乌稔果充饥,畲军度过春荒,并取得反围剿的胜利。雷万兴回军营吃尽鱼肉酒菜都感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卒出营采撷。可是,这时乌稔尚未开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乌稔叶子回来,有人出个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万兴吃了食欲大振,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敌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袭,由此有了畲乡“乌饭节” 。尽管“乌饭节”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但它延续了一种历史渊源,也延伸了一种文化内涵。畲家人也已把“乌饭节”当作是一年春耕的开始。
纯朴的畲民都是用上等的糯米制作乌米饭
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室研究,乌饭的重要原料乌稔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药食同源,具有健脾益肾、抗衰老、营养保健、防癌等多种功能。由于乌稔还能防腐,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或阴凉处,数日不腐。人们将猪油炒热,加入白糖、花生、乌饭,口感更为独特。原为畲族人过“三月三”而蒸的乌饭,摆上了宾馆的餐桌,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畲家美食。
清香糯柔乌米饭惹人垂涎欲滴
村支书吴建华告诉我们,日宅村的畲民每天都要制作大量的乌饭供应市场。三月三到了,需求量更是大增,钟第五每天都要将四担糯米加工成乌饭送到城里销售,产品供不应求。仅靠乌米饭,他的年收入就可以达到20000余元。
独具特色的畲家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乌饭的销售行情好,制作乌饭的原料乌稔叶仅靠野生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去年,吴建华带领村民开辟了200亩山地种植乌稔树,并套种金银花、山苍子等,让香喷喷的畲乡乌米饭走上更广阔的市场,让乡亲们过上更富裕的生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