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富平,有着1241平方公里富庶太平的良田沃土,有着80万勤劳勇敢的黎民苍生,有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有着激荡千秋的革命传统。
我的家乡——富平,交通优越、物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全县南北长47千米,东西宽34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市城区,南接西安临潼区、阎良区,西连耀州区、三原县,北依铜川市。境内有G5京昆、西禹、富闫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是全国著名的“墨玉之乡”、“石刻之乡”、“陶艺之乡”、“奶山羊之乡”、“柿子之乡”、“柿饼之乡”、“琼锅糖之乡”。
我的家乡——富平,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故乡和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故里。
“天上有多少星星,路上有多少坑坑,下雨能养鱼,天晴能卧驴”“晴天水泥路,雨天泥水路”。前几年提起富平的路,这些俗语所包含的那种嘲讽和奚落,让每位富平人觉得脸上无光,不由自主对富平的交通发展有些埋怨和失望。
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县交通运输业的起步,各种类型的货车如雨后春笋,公路已不堪负荷,加之养护跟不上,长年累月,就形成了俗语中所描述的那种情形。作为一个富平人,多么期盼能看到富平的道路旧貌换新颜,多么希望能看到宽阔平坦的马路在家乡伸展。
“十一五”间,家乡富平的交通大发展令人吃惊,西禹高速公路把县城和周边城市一一连接,从富平到西安从过去的3个多小时,一下子缩短到40多分钟;全县打通和改建了多条前往阎良、铜川、蒲城和三原的公路,关中环线从县城南部穿过,富平人民出行更加便捷;全县通乡公路平坦,整洁,村道也全被水泥路面所覆盖;进入县城,宽阔的入城大道笔直地深入县城腹地,周边高楼林立,两侧绿植苍翠。每每周末,带上家人朋友驱车游玩,富平老城、望湖楼、法源寺宝塔、金代铁佛、唐五陵、郑国渠遗址、富平陶艺村、秦大将军王翦墓、金粟山公园,让人在休闲之余学习富平历史文化、享尽富平自然风光。
在富平陶艺村西区坐落着苍松翠柏掩映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陵园,陵园中坐落着习老雕塑和“习仲勋革命历程陈列馆”,陈列馆共展出习仲勋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15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集中反映了习仲勋胸怀坦荡、追求真理、矢志奋斗、鞠躬尽瘁的光辉历程。让参观者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借助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依托交通大发展的契机,富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革命教育基地成为富平的一张红色名片,国际陶艺村吸引全球各地制陶艺术家纷至沓来,石雕艺术产品走出陕西迈向全国,富平八大景观恢复往日风采,文博城和仙坊民俗新村成为旅游的一大亮点。现在,绿色、环保、高效、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富平新的代名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