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灶鹤舞源于宋代,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着重表现白鹤的优美动作,从梳理羽毛、吃食、踩水、飞翔到嬉戏,民间艺人将其模仿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并辅以悠扬的鹤歌,气氛欢快而热烈。每年正月初七到十五,表演者到每家每户向老人拜年,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同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解放前,三灶舞白鹤、唱鹤歌的贺年活动,是大年初一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解放后,为了农业、渔业生产的需要,改在农历新年初一开始至初七结束。既可以在白天也可以在晚上进行。在舞白鹤、唱鹤歌到各家各户贺年之前,凡36岁以下的男性村民,都要向自己同一宗族的36岁以上的长辈送一张红帖,贴内写着某日或某晚上仙鹤会降临,并提写其他恭贺新禧等祝福字语,表示对老人家的尊重和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鹤舞表演的动作轻盈灵动,是模仿白鹤捕鱼、飞翔、嬉戏、鸣叫、休息等动作而成。鹤歌声调悠扬,内容健康、高雅、吉庆,多数歌颂社会发展、好人好事,劝人从善,教人上进,有着寓教于乐的作用,很多大人都叫小孩听从鹤歌的教导。白鹤、唱鹤歌是用鼓、锣、钹敲打伴奏,声音洪厚,烘托出喜庆气氛。
现在,当地政府对鹤舞日渐重视,鹤舞的节目编排,从内容、形式、风格等各方面均进行了不断创新,当从前三只大鹤略显孤单的独舞,到前些年推出的八鹤争春,再到如今的狮鹤双面娃。三灶鹤舞凭借珠海每年举办的民间艺术大巡游的舞台,已经渐渐走出珠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岁月的流逝,我们阻挡不了,留下的只有文化的传承了。风俗这一聚集了地方特色的、融合了人民生活作息的凝结体,它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一个地方的代表,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的象征,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另一个地方的明显标志。对于那些已经失传的风俗,我深感痛心。无论是由于客观还是主观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我们人类而造成的。对于这些由百年甚至上千年经过历史沉淀而形成的风俗文化,靠的就是我们“人”这一媒介来传承。现在的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更需要精神文明。物质发展了,没了精神,一切都只是空壳。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